第二十六章 去罗马?

    第二十六章 去罗马? (第3/3页)

在这个时代,都将成为强大的优势!

    比如,现在的利比亚,还是穷得叮当响,

    在后世的二战史中,北非战场也是一个助理战场,当时,轴心国与同盟国军队在北非沙漠里来回拉锯,数以千计的坦克在利比亚的沙砾石块上碾压。

    而能够挽救当时局势的,只有希特勒的爱将,“沙漠之狐”隆美尔,可惜,因为后勤补给不给力,隆美尔的部队最终因缺乏燃料而全军覆没。

    当时,他们却不知道,离战场不到100英里的地方就蕴藏着丰富的石油。

    甚至,一直到二战后10余年间,除了沙子什么都缺的利比亚能出口的只有两样东西,一个是生产印钞纸张所需的细茎针茅,一个是英德两军在利比亚对决时打坏的军车残骸,它们被当作废铁出口。

    利比亚国家贫穷到了什么程度?在年迈的利比亚伊德里斯一世国王的口袋里,往往只有不到5美元的零花钱。

    老国王当的相当没意思,他实在不愿当这个君主,好几次写信想退位,但都被别有用心的部落酋长们给阻止了。

    可以说,受了一辈子的穷,一直到老来了,50年代中期,关于利比亚的地下的石油财富,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地质学家做出了肯定。

    可惜,前几年的工作并不顺利,从1955年,利比亚王国颁布《石油法》,提供几块较小的特许开采地。到1957年,利比亚实行第一轮开采招标,17家美欧公司夺得84块特许地的开采权。

    其中就经历了两年的时间,而且,勘探工作进行得很不顺利,除了交通等方面落后之外,更可怕的是,二战的原因,利比亚沙漠里有300多万颗地雷,工程师和钻井工人常被炸死炸伤!

    当时的工作相当不顺利,以至于英国石油公司在内的诸多大公司甚至已经准备打道回府,但是,在1959年4月,美国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SONJ在快要放弃的试采区终于打出一口高产油井,从此,利比亚开始了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