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五章 油轮改航母

    第九百五十五章 油轮改航母 (第2/3页)

,出现在造船厂,船厂的工人们,已经是见怪不怪了,最近,这样的人经常过来。

    “我们的工程进展不错,果然这是最快的方案。”

    鲁德尔的身边,大森仙太郎海军少将,向鲁德尔说道:“我们改装了五艘油轮,每一艘油轮上,可以起降三十架的斯图卡轰炸机,这样,我们会又多出一百五十架轰炸机来。只是,现在我们的轰炸机,接收的速度还不够快。”

    当初,鲁德尔只是一句话,结果,岛国就开始了论证,最后的结果还不错,利用油轮改航母,是完全可行的。

    其实,叫他们航母并不确切,毕竟这种临时改装的油轮,都是民用的标准,没有任何的装甲防护,动力系统也相当低,不具备和主力舰队一起编队快速航行的能力,唯一的好处,就是经过改装之后,可以起降舰载机。

    鲁德尔看着前面的油轮,这些油轮的侧舷上,甚至还可以看到十字的标志,只是匆匆被刷了之后,并没有覆盖全面。

    这些油轮,都是德国的,在从中东运输原油,到达岛国之后,就被岛国海军接收了过来,进行改造。

    其实,将商船改造为航母,这个想法并不是鲁德尔发明的。很多人都能想到。

    当

    华盛顿海军条约和伦敦海军条约以后,各国的主力战舰和航母的数量、吨位都受到严格限制。当时正在扩军备战的岛国就想出了办法:建设大量的大型高速客船和货船,作为“航母预备舰”。

    和平时期民用,一旦开战或是条约失效,马上改造成航母。另一方面,大量船舶的订单也可以维持在经济危机中不景气的岛国造船业,正所谓一举两得。

    比如,由于岛国在30年代中期获得了1940年奥运会的主办权,其立即给船厂下单订单,制造两艘2-3万吨级的大型高速豪华游轮,担任奥运会前后从岛国到北美洲的远洋客运任务。

    这两艘游轮,官方就承担百分之六十的建造费用。之后,两艘客轮还没有完工就被下令直接改造为航母,命名为飞鹰号和隼鹰号航母。

    只可惜,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