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万卷法简

    第五章 万卷法简 (第2/3页)

走向后面的书架,看看先秦时期的作品。秦始皇之后,整个天下实行焚书坑儒的政策,因此,许多孤本都在后宫之中。

    而二世出逃,当然不会携带这些重要的东西,主要是因为,这个时代的文献资料,都是竹简。当然,这只是一部分,还有更加贵重的一些文献,比如上古时期的甲骨文和铭刻文,都是写在骨头上或者石板上,都保存在一个叫藏书阁的地方。

    藏书阁、藏宝阁、藏兵阁以及粮仓,是大秦北方四个重要的大仓库。修建在地下,是一个个非常浩大的工程,因而防守非常的严密。就算是北方战争的时期,只需要派一百来兵守卫在那里。基本上可以支撑到一两个月,可以说是易守难攻之地。而同时北方的其他地面上的设施已经被完全摧毁,比如祭坛、封奴台、阉人殿等地。

    当北方的这些政治要地被攻陷之后,秦高一直借口,没有材料,而且天下未定,未许劳民伤财。而十月岁首的祭祀,被他放在了皇宫的祭坛。这里是皇家专门的祭坛,被他私作公用,而且没有打算要回的样子。

    这个书房里有什么呢,其实,虽然在后世听说,许多先秦时期的文化孤本以及许多资料都在这里。但他一来比较忙,二来没空处理这样的事情,因此,并没有清理过。而二世所在的北宫书房,他只是让人把一些东西清理了,也未曾去过。

    他学习秦篆的时间还短,因此,很多比较生僻的字,真不认识。不过,从他转了几圈来看,这里的书,都是关于法律的。看来,内史认为,当好一个皇帝,首先要学的就是法。当然,也可能是秦始皇崇尚法家思想的缘故吧。

    《秦律》《三千法典》《更史录》《军令律法》《役税法》……好多有关法律方面的条文,秦高还从来不知道,原来,大秦有如此之多的法律。这简直与后世的法律也有的一拼了,当然,这些都是用竹简写明的,虽然看起来非常的多。可能后世,一两本书,几百上千万字,就能摆了上去。

    他不由的感叹,科技使人类进步!不由的想,他现在是不是从纸张的推广和文字的重新修订入手呢?想了想,又觉得这样非常不可行。秦始皇刚统一六国才多少年头?六国的文字改成小篆也才不久,这个时候推行,是非常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而且大秦如此之大,古代的交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