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继续无题中

    第一百二十章 继续无题中 (第1/3页)

    现在呆的是军械场的官厅,两侧则是排列整齐的宽敞人往穿梭的却没有外头那种热火朝天的喧嚣,透过敞开的门户,隐约可见里面口沫飞渐的争论声,以及摆放堆弃的乱七八糟而希奇古怪的机具台案、大小事物,却所有事业工场,研发之所在,也是最核心紧的所在。许多东西都是连那身为副使也不知道的所在。

    那郑大官人也是很敬业的大忙人,听得从赵胖子那里拨付的东西已经通过水路到了渡头,很快就告了罪,继续操办新流民处置事务去了。没闲陪我假公济私了。

    现下,由新放了权军器少监的老部下卢延凯陪着说话,一边慢慢欣赏起公事厅内,满壁挂架上挂插这琳琅满目的兵器甲衣,不但有各色军中使用的呈样,还有些看上去很古老的戈什么的。以及好些说不上名来的奇型武器,一看就知道不是中土的货色,

    那卢延凯也是做过司库整备的,很专业的为我介绍这些兵器来由出产起来,也是如数家珍。

    “这是倭国的打刀,却因其型多仿似我朝仪刀款样的,又以倭人特有的矿治锻技,狭而弥坚,于我朝亦是大有人所好的”,

    这个东西,好象杜甫都写诗称赞过。

    “这些是吐蕃出产的赤枭刀,来自于藩附泥破罗国弥夺部,据说源自当年攻天竺掳占来地天竺匠艺。铸出钢底极坚的,百炼不摧的”

    “这些的大、小弯刀、柳弧刀等的式样,便是是安息、大食特有,匠艺独具,以锋锐著称,寻常兵器经不得几摧欲折”

    “大人你看这把,近年大食方传入的代摩斯戈刀,本朝极稀有的。吹毛断发不在话下的”摘下一柄镶宝璀璨地弯刀,递我一看,抽拔出来,清寒凛凛的很有些分量。

    “代摩斯戈”我楞了下,这不就是大马士革刀,“上好的水纹钢口啊”清脆的敲击声中。显然那材质均匀,已经有些类似现代的钢材。

    “这些是南沼蛮浪穹部特产的浪刀,轻薄极韧地,可卷做腰间的”

    “其中又以吴钩最有名气,为南蛮造的细弯刀,又谓葛堂刀”

    看的我一阵哑然,这不就是近代称之为缅刀,以韧性和锋利著称。此时却以浪人蛮制造的最精,因为轻便犀利,是中原许多士人喜欢的随身兵器。

    “不过此物到战场上却用处不大。因为刀身的轻薄,很难砍透铁缀的甲胄。也就是民间所用”。

    还有些弧背刀、曲刃剑、月牙刀、蛇形刃、裂齿刀等的,也都是西域四十四国、天竺诸国的什物。亦是各有特色地犀利之物。也算开了眼界。

    至于那些游牧民族,由于草原上铁器稀缺,军民兵器制式很乱,反倒是没有什么太过出名的武器。

    “虽说,这些都是当世地名刀,不过由于精工所制,所费颇高的,倾尽匠力做也月出不过百数。也仅有那些王公贵族家地赏玩的起,普通的军将也未必使不起的。说大军兵甲之利,还是我朝啊”他在结尾小小的自夸了一下。“加上大人传回来的大食锻造之艺,已经可以日产过千”

    看了这么多,我最欣赏的,却是所谓的浪刀,也就是后来被称做缅刀地苗式薄刃弯刀,柔韧锋利轻巧。最适合藏做腰带式的武器,当下猫了下来。

    后半厅则全是衣甲。

    我忽然看见一件全身甲卯合地相当严实,有些惊讶,这有些貌似西方的骑士甲,连架上还有马刺横钉的和连马全身甲的。知道骑士制度的萌芽在9世纪,西方这东西还没出现才对啊。

    见到我的疑惑,他解释到“这人马一体的披挂,是前朝骁果军的事物”,我心中了然,原来这就是和金国铁浮屠齐名的,中国历史上昙花一现的重装骑兵,连马都用甲片包裹起来,虽然看似执坚辟锐勇不可挡,但是缺陷也很明显,遇上来去如风的游牧骑兵就很容易会被累跨拖死,当年隋炀帝被突厥大军困于雁门,骁果军突围屡战不利。反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