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好季节

    第一百三十四章 好季节 (第2/3页)

    成都乃天下五大富庶繁华之地的首府,亦剑川一道学术中心所在,

    名士大家多集其间。

    自古这些富庶繁华之地,太平年景士民百姓相对其他地方更加的安

    逸富足,有更多的闲余造弄学问,形成了经济文化水平亦是高于他

    地的特色,通过科举选士,登临龙门的几率也高的多,历代积累下

    来,就形成了在朝野间极负特色,以乡党为纽带和联系的士林、官

    僚群体,其中最有名的,诸如淮扬派的吴党、荆湖派的楚党、还有

    剑川的蜀党等等。所出之地,不是海贸渔盐,就是鱼米之乡,或者是旱涝少绝

    的天府之国。

    蜀地,气候温暖而少灾变,水利发达而物产丰饶,富足而适合闭守

    ,也具有盆地文化特有的相对保守性和传统性。

    由于对我搞的那些“唯事西夷”东西多少有点想法,再加上地方大族世家的传统营生,受到那些新产业新事物的冲击和影响。

    蜀中的士人中,很有一些唯华夏至上论,万般皆古好的家伙,借这

    文抄的盛行,屡屡拿了新事物大做文章,批斥驳论的乃至大放阙词

    。

    而那些北边过来的关中学流的士子,处天下精华的京畿地区,多少

    见识万国来朝盛景,受多元文化的熏陶和影响,文统也相对的更开

    放些,对那些“西效之法”的新事物并不怎么排斥,又有些亲族朋党的,多少都有关系户和受益者身在其中,倒是立场坚定的站在了支持

    的对立面上。

    两边旗帜鲜明的打起口笔论战来,大有口水与唾沫齐飞,指嘀与漫

    骂共一色的盛况。不过这多我那些事业来说,亦是极好的广告,连

    生意节节攀上的拓展了不少,以至于因循成例,每有

    必使人找枪手鼓噪一番,很快就打开了名声。

    待他回过气来,我又翻到另一版,是大半面的《蓝田大捷亲历记》。我门下的枪手们连夜干出来鼓舞振奋民心的。

    “老高还是不错的,居然给了个意外之惊喜啊,我只是建议他稍微动作以下牵制帝君,居然把蓝田的险给拿下来了,现在已经过了取了蓝桥,攻到了七盘山下了”

    领军在外的高适,虽然不如罗先、严武那么耀眼,也表现出独当一面后的才干来,将一只杂牌边军很好的统合起来,彻地执行了十七禁律五十四斩,所过之处,虽还不至于引浆琈食以待王师,那也是地方安靖,士民相悦的。

    又善收旧部,潼关保卫战时,他便是协调各军的行军司马,认识他的故旧不少,纷纷募名来投,还有那些逃散的溃军,混杂在流民中,数目也不少,亦被甄别出来征用,也成为一大兵员来源。

    光潼关最后战败自散的十几万守军,以及被弃偶的州县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