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九章 指挥戎虏坐琼筵5

    第七百一十九章 指挥戎虏坐琼筵5 (第2/3页)

间,根据神圣的教法治理luàn世,伸张正义,铲除暴虐,整顿伊斯兰教内部的全部分歧,复兴伊斯兰教的信仰,开创新纪元,

    曼苏尔为自己的继承人,取这个名字,无疑是赋予了极大的期望和寄托。虽然他在历史上名声不如自己的父亲,阿拔斯王朝的二代奠基人,享有“胜利者”称号的曼殊尔那么武功卓著,或是他的儿子,智慧宫和百年翻译运动的开创者——哈伦拉希迪,那么名传千古。

    但也是个承前启后,带领阿拔斯王朝走向辉煌的历史名人和一代君主。阿拉伯的军队达了博斯普鲁斯海峡,代表君士坦丁五世而摄政的爱利尼皇太后被迫请和,签订了割地赔款的和约,其中包括每年分两期缴纳贡税七万到九万第纳尔的岁币。

    这样一个还未完全长成的未来君王作为潜在的对手,无疑是颇具挑战xìng和期待感的。

    因此,在进入敌占区后,我也不再呆在马车中,而是骑马随军行进,不时的进行鼓舞和巡查,虽然到了我这个层次,已经不需要亲自指挥战斗,只要从宏观上下达战略目标即可。

    然后宿营的时候,还会根据我熟悉麦海迪的资料,召集众将官及那些藩属首领什么,座谈一些敌军总帅有关的生平的轶事,然后总结xìng的分析了一些东西,有些是真的有些事杜撰的还有些属于牵强附会的,反正说了一大堆,他们也没多少干货,能去分辨真假。

    这是当年做版主时网络论战养成习惯的一点遗泽,而身份和权势也是一件好东西,可以让人仰视的习惯xìng掉可能存在的不足和纰漏,如果再加上几万名虎视眈眈的甲士雄兵做排场,估计就我睁着眼睛说瞎话,说太阳出西边出来,当场也有人去认真论证一番。

    虽然这些东西未必对战局有直接的改观,但至少可以大大鼓舞一番士气和人心。

    所谓十胜十败的理由,这东西是说来忽悠当地那群被我们斜坡来的土鳖,兼安定地方军民之心的,未战先知敌,这听起来不是很厉害么。

    进军的过程中,更多是凡善可陈的杂兵对炮灰的战斗,各sè番号和旗帜的圣战兵遭遇的数量之频,让人惊讶究竟有多少人参加了大食人的圣战,不过一旦陷入僵持,本部人马投入战斗,也就很快结束了。

    本部不断的击溃遭遇的敌人,然后由附从的仆从军和藩属部众进行尾衔追杀,以节省体力和时间,尽管这样,还是在这片平原上走走战战了好几天,才过哈里河,bī近呼罗珊最jīng华的腹地。

    “枢府在担心高总管么。。”

    一个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却是掌书记贾充。

    “非也。。”

    “高总管本部的右金吾卫,都是一sè的久战老卒,人称铁磨盘,在龙武出身的诸军中,却不是以攻势凌厉,或是侵疾如火著称的。。”

    “右金吾卫素来以坚忍不拔,善负重而长跋涉,因此又称骆驼军,”

    “在与敌的纠缠接触周旋中,再将缠战的进退失措敌军,有生力量一点点碾碎。。”

    “因此若是别部人马,我或许还有些担心。。”

    “但若是高总管本部,我却多少还有些信心,麾下善守而最耐溺战,大食人没那么轻易能将他们击垮的。。”

    “关键是我们控制好眼前战事的节奏。。”

    相比之下我更担心的是这支军队,我麾下的兵马大都是来自国内的新生代,从装备训练等个人素质上说,属于年轻新锐有余,但历练和城府上还有所欠缺。

    倒是军官士官都在平均水准之上,很多人都拿过南平、安东、北原、安西等处,至少三大营或者四大营的优异勋章,拥有相对丰富的服役经验。

    相比国内熟悉的,并拥有内战作战的主场之利,龙武军很多擅长的作战方式、技艺和战术上的优势很大部分上被完全陌生的地理环境和敌人,再加上需要维持的漫长后勤线给抵消了,火器、车阵、连弩强弓等也被削弱,反而是那些传统战术影响不大。

    所以我并不如表面上那么乐观。

    “现在我们有3万多战士和大量藩属士兵、附庸部族构成的仆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