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二章 征起适遇风云会9

    第七百三十二章 征起适遇风云会9 (第2/3页)

地,把你的血脉和姓氏,继续延续下去。。”,

    “无论你是重新娶妻生子,还是收养合适的继承人。。都可以让胡奈特这个家名,仍将屹立在这片土地。。”

    “那我只有一个问题,作为这一切幕后发起和推动者,那您理念中的伟大征程,终点在哪里。。”

    他楞了一下,继续道

    “你不觉得美索不达米亚的土地,不需要阿拔斯王朝这样不合时宜的统治者么。。”

    我毫不犹豫道。

    。。。。。。。。。。

    随着最后一只部队,胡狼将的第十三兵马使归建,这支突入内沙布尔的奇兵,只剩下不到千人出头,其中还包括了两百多名外援的白衣军,今年战略行动,也彻底告一个段落,进入大唐与大食双方都需要重新舔好伤口,来年再做博弈的蛰伏期。

    伴随期间大规模论功行赏,以及归化宣誓活动。

    一同签署出去的还有数千份大小田庄的所有权契,这也是从征三年以资深老兵的福利,这些田庄分布在呼罗珊到河中的广大地区内。按照距离城邑和交通远近,以及田土产出的富庶程,进行了相对平均的调剂,然后按照人头进行随机抽取授予。尽量事先相对的公平。

    相比下那些只有退役后,才能得到自己一份军功田的普通士兵,就算他们明天战死沙场,这份所有权的收益,还可以继续转交到他们指定的亲属身。这也是一种收拢人心外加将他们变相绑架在这片新征服土地的阳谋。

    岭西行台的控制区域。大致可以分为,葱岭以西到锡尔河之间的岭外地区,包括拔汗那等亲藩在内的深受汉地传统文化圈影响,人心和文化都高向唐的实际控制区;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间的河中之地,这里有附唐的传统和附从强者的现实基础,虽然宗教民族较为复杂,但是没有形成较为强势的存在,文化和经济对唐军的统治抵触较小。虽然还有许多未完全肃清的边远地区。却已经能够通过交通干道及支线周边城邑村庄,提供一定的粮食物产和兵员劳役;

    然后就是新征服的大呼罗珊及周边东方诸省的地区,这片地区也是宗教文化民族矛盾最尖锐的地区,与华夏文化圈已经相去甚远,属于雅利安民族的发源地和波斯文化圈的腹地,一时的征服固然容易。但彪悍的民风和对外来者的排斥和抗拒,让试图长期统治这片土地的人。必须付出大量的精力和代价,但是经过战火的反复拉锯和破坏。已经被摧残的人口凋敝,土地荒芜,数年十数年之内,反而是外来移民改变当地传统民族成分和社会结构,大有所为的时期

    因此有的是大片自带现在田宅土户的“无主之地”,只需为他们安排一个领主和或是代收官,作为管理者,因此岭西行台境内,已经事先规划和丈量好了数以万计的田庄和土屯,等待着它们的新主人,以填补唐军控制的大城市和靠近道路周边中心城镇之外的地区空白。

    而

    作为呼罗珊最西部的中心城市和人口聚集区,内沙布尔地区就像是伊朗高原边缘突然凹陷下来的一个突出部,作为平原与高原之间的阶梯过渡,群山之中的内沙布尔大谷地,是北向南降下的地理走向,同时也控制了伊朗高原通向东方低地的大多数商路和战略要冲,因为这也是自古以来波斯帝国进军东方征服河中时,道路状况较为良好并适宜大军通行的传统路线。

    除此之外,剩下的路线,就只有向北方翻越过宏伟的厄尔布尔士山脉,进入里海南岸的泰伯里地区,绕道咸海沼泽,或是沿波斯湾东岸南下,绕道库赫鲁德山区进入法尔斯地区,再从莫克兰山地穿过吐火罗西部,才能逼近富饶平坦的呼罗珊及和河中之地。

    但这些无不是艰险难走,或是需要绕远路的存在。因此通常情况下,沿着中央盐沼盆地的边缘,几座不需要太大的城垒,数千兵力和足够的粮械,就可以将来自高原的敌军阻挡很长一段时间。

    第一批建设完成的扳臂信号机,首先带来的不是安西的消息,而是来自吐火罗南方,北天竺地区的信息。跨越葱岭的信号站建设,遇了某种地质的困难,反而是群山之中峡谷串联成的拔汗那费尔干纳——吐火罗——北天竺通道的伴随路线基站建设工程,进行的较为顺利。

    依托这些建设在高处的信号站,山脚下总是很容易行成,聚集人气的驿站旅社、食肆酒家、商栈仓库等沿途服务设施,甚至因此发展成新兴的集镇。因此虽然较晚开工,但是甚至比河中——安西线路更早一步建设完成。

    在天竺的军事开拓活动,遇到了麻烦,或者说是达到了一个瓶颈,自从下了西北高地,击败或吞并了五河流域大旁遮普地区大部分土地,进入地势更低的信德大平原后,岭南招讨路的控制力和拓殖也到了一个极限。

    妨碍他们的最大麻烦,并不是那些土王番邦所构成的诸侯列国,他们孱弱的百姓和士兵。落后的装备和战术水准,原始的战争层次,就算有少数精锐而富有特长的部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