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幻想文学

    第264章 幻想文学 (第3/3页)

  “笑话,我们新闻社都没跟林翰约上,你们南方周末哪里来的脸。怪不得是实习生,什么都没弄明白,真以为是无冕之王了。”

    正在查看刚刚抢拍照片的新华社记者朱大兴开口讽刺着,他是记者不假,但也是林翰的读者,2100万收入里面就有他贡献的几十块钱。

    这会儿听见一个小实习生诋毁自己偶像,那肯定不能忍,更何况这两家媒体本来就有矛盾。

    周围记者也几乎都是老油条,他们倒是乐意看笑话,教训新人什么的再好不过了。

    “人家有资本,你跟他看起来差不多大,你赚了21万还是2.1万啊?”

    “谁不知道林翰很少接受采访,我们杂志去预约专访都不愿意做。”人民日报的特派记者翻了翻白眼。

    “这大概才是真正的作家吧,整天当宅男写作,却不愿意出来参加活动。之前我们做过一个专题,就是讲作家的商业化。本以为林翰这个从导演转行过来的,自己肯定懂得经营自己,结果倒好,他却比那些看似保守的作家还要保守低调。”

    涉及到了自己喜欢的作者大大,朱大兴也来了兴趣,他凑拢过去追问道:“这什么意思,具体说说呗。”

    现场的记者们都算是听众,那人并没有卖关子,直截了当的说道:“出版业公开的秘密就是很少作家能光靠写书为生。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那些最成功的作家,他们的收入也大部分来自公众演讲、咨询或者教学,他们还利用作品带来的关注度名正言顺的提高收费。写作出版对他们来说,就是提升价格的道具而已。

    比如我认识的一名经济板块记者,赵天一,他写过一本经济学作品之后,就依靠巡回演讲赚钱了,全国各大高校转一圈,给一些机关单位或者企业培训一下,一场演讲要价十多万,而他一周可以去同一个城市的五所甚至更多高校演讲。

    当然作家而言事情要艰难一点点,会议或者其余活动的组织者会支付可观的演讲出场费给小有名气的非类作家,却不愿意付给作家。

    作家们越来越多像流行歌星,歌星们以前主要依靠卖唱片赚钱,但现在唱片却只是推销工具,主要依靠演唱会、商演赚钱。

    你们见到过林翰露面演讲吗?上一次见他演讲还是在清华大学去当救火队员,那演讲水平要价20万一场估计都没问题。

    别说杂志专访,就连很多电视台伸出的橄榄枝都被他拒绝。我这里有个小道消息,据说他经纪人是他女朋友,所以根本不管这些,只要林翰不愿意做的事情,她都支持。”

    现场的记者几乎是异口同声的叹了口气,林翰还真是一个人生赢家,赚那么多钱还随心所欲的生活着,感情生活居然都幸福美满。

    如今的林翰几乎没什么黑点,新闻想要黑一下林翰只有翻旧账,但反复说林翰导演扑街了一部电影,这说多了好像也就没什么用。

    不就是一部电影吗,娱乐圈的导演们谁没拍过烂片,就连张毅谋都还有各种各样惨不忍睹的回忆,更别说林翰这个导演小菜鸟。

    ……

    夜已经深了,陈佳璇却睡意全无,她穿着真丝睡衣靠在沙发上面,用iPad浏览着最近的新闻。

    当她看到林翰抱着奖杯跟麦穗离场的时候,整个人笑得花枝乱颤,“什么都不带,偏偏记得把麦穗抱回来,这人也真是的。”

    事实上,除了陈佳璇以外,林翰的粉丝们才是真正被感动到的,他们知道送这些东西给偶像很容易就被丢弃在一边,送花送各种特色手工艺品都逃不开这个命运。

    就算林翰把麦穗留在会场,粉丝们也很理解,毕竟奖杯比麦穗重要,不是吗?

    现在看到林翰笨拙的用双手拿着三个奖杯,还得抱着麦穗,翰林院的大学士们似乎更加感动,这样的作者大大太暖了!

    粉丝们要求的东西并不多,这样一个无意间的小小举动就让林翰多了一大堆铁杆粉丝。(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