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小说中提到的穴道

    武侠小说中提到的穴道 (第2/3页)

5寸处。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肾脏,阻血破气。

    8、尾闾穴

    位置:位于尾骨端与肛门之间

    经属:督脉、督脉之络穴,别走任脉。击中后,阻碍周天气机,丹田气机不升。

    四、上、下肢要害穴位(共5个)

    1、肩井穴

    位置:在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三中点,肩部最高处。

    经属:足少阳胆经,系手少阳、足少阳、足阳明与阳维脉之会。击中后,半身麻木。

    2、太渊穴

    位置:仰掌、腕横纹之挠侧凹陷处。

    经属:手太阴肺经。肺之原穴,百脉之会。击中后,阴止百脉,内伤气机。

    3、足三里穴

    位置: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经属:足阳明胃经,足阳明之脉所入为合。击中后,下肢麻木、不灵。

    4、三阴交穴

    位置:在内踝尖直上三寸,胫骨后缘。

    经属:足太阳脾经,系足太阴、厥阴、少阴之会。击中后,下肢麻木,失灵,伤丹田气。

    5、涌泉穴

    位置:在足掌心前三分之处,当屈足趾时出现凹陷处。

    经属:足少阴肾经。击中后,伤丹田气,气机不能上升,破轻功。

    总之,以上36个要害穴,被点中后,都有性命危险,但初伤时,可能感觉不大,但后果严重,凡被点中者,不可轻视。

    另附:

    奇经八脉及十二经胳走向

    武侠中常出现奇经八脉之说,那么到底什么是奇经八脉呢?

    其实,奇经八脉只是人体经络走向的一个类别。

    所谓经,是指神经纵运行的在的干脉。所谓络,是指神经横运行的网络系统的小支脉。经络如环无端、内外衔接,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经分十二经脉,络无法计数。

    人体主要有十二经络和奇经八脉。

    十二经络走向包括:

    1、手三阴经:从胸沿臂内侧走向手。

    2、手三阳经:从手沿臂外嘧呦蛲贰?

    3、足三阴经:从足沿腿内侧走向腹。

    4、足三阳经:从腹沿腿外侧走向足。

    而奇经八脉包括: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

    致晕11穴部位

    1.脑户穴:位于百会穴后四寸五分。

    2.囟门穴(又名囟会):位于百会穴前三寸正中。

    3.上星穴(又名神堂):入发际上一寸陷中。

    4.前顶穴:百会穴前一寸五分。

    5.后顶穴(又名顶门穴):位于百会穴后一寸五分。

    6.风府穴(又名天星):项后枕骨下两筋中间。

    7.头维穴:位于额角,入发际角尖处。

    8.耳后穴:位于耳后静脉中。

    9.哑门穴:位于风府穴下一寸正中。

    10.通天穴:位于前顶穴后五分,再外开一寸处。

    11.玉枕穴:位于脑户穴旁一寸三分。

    致残103穴部位

    1.心井穴(又名鸠尾):胸剑突骨下缘。

    2.对门穴(又名不容):巨阙穴旁开六寸。

    3.扇门穴:即男者左对门穴,女者右对门穴。

    4.京门穴(又名气俞):第十二肋游离间处。

    5.五定穴(又名天枢):平脐中旁开三寸。

    6.伯劳穴(又名陶道):第一胸椎棘突下。

    7.肺使穴(又名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

    8.胆中穴:平第四肋间隙,两**之间正中。

    9.对心穴(又名至阳):第七胸椎棘突下。

    10.风门穴:第二胸椎棘突下。

    11.环跳穴:股骨大转子后上方,当大转子与胝骨裂孔连线的内三分之二处。

    12.盖膝穴:即膝盖骨。

    13.膝眼穴:膑骨尖两旁凹陷处。

    14.竹柳穴(又名交信穴):胫骨内侧缘内侧。

    15.脚住穴:脚面上的高骨如豆者是也。

    16.开腔穴:即两耳。

    17.乔空穴:即两耳后根部。

    18.左耳尖穴:即左耳尖峰。

    19.右耳尖穴:即右耳尖峰。

    20.眼角穴:即眼梢。

    21.大中穴:即鼻中。

    22.人中穴:即鼻沟正中。

    23.驾梁穴:即鼻梁。

    24.咽空穴:即两个鼻孔。

    25.牙关穴:即唇口。

    26.咽喉穴:即喉管。

    27.将台穴:即咽喉左右。

    28.舌咽穴:舌上咽腔。

    29.童骨穴:位于风膊下处。

    30.精灵穴:即两手虎口。

    31.曲池穴:屈肘时肘桡侧横纹尽头处。

    32.中脘穴:脐上一寸。

    33.六宫穴(又名脐中.神阙):即肚脐。

    34.气关穴(又名气门):左乳下二横指处。

    35.血瘦穴(又名血关):右乳下二横指处。

    36.挂膀穴:血瘦穴下一分处。

    37.肚角穴:位于小腹盆弦之外。

    38.命宫穴:位于血关穴之下,气海穴之右。

    39.背心穴:即背部的中心点。

    40.腰眼穴: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三寸八分。

    41.粪门穴:即肛门口。

    42.冲阳穴:足背的最高点,动脉旁。

    43.血囊穴:右侧十二肋骨下缘。

    44.气囊穴:即小腹左边。

    45.净瓶穴:即脐左肚角血腕下。

    46.脊中穴:即第十一胸椎棘突下。脊骨的中点。

    47.山根穴:即鼻梁之上。

    48.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