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回 棋逢对手

    第48回 棋逢对手 (第1/3页)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但前提是习文,你要有的说、有的写,习武,你要有的打、打得赢。

    如果韩金镛不能给出答复的话,那他甚至没有搏上一胜的可能性。

    钟先生出的这题,真的很难么?

    “木、林、森”,赵德辉给出了“日、昌、晶”的答案。

    当然,韩金镛也能给出很多类似的字。

    比如“人、从、众”,比如“口、吕、品”,但这样的汉字叠加,如何讲出像钟先生一样完整的故事呢?如何能对答赵德辉那微微有些蹩脚的回答呢?

    韩金镛苦思不得其解。

    “快来回答啊!”围观的乡亲,有不少是赵家的亲支近派,他们发现韩金镛迟疑不前,心里已然明了了七八成,当然要催促一下,给他施加更大的压力。兴许这小孩儿心思一乱,答不出来,赵德辉便能不战而胜。

    赵德辉抬起头,和自己的父亲对视了一下,爷俩儿露出了欣慰的微笑。

    没有白流的汗水,没有白付出的努力。白天学文、黄昏练拳,晚上,赵德辉一直没误了补习。赵宅养了个教书先生,是赵俊彦用小马车,从天津卫请来的。纵是赵德辉再贪玩儿,在家里、在父亲面前,总要收敛几分。赵德辉能够短时间内答出钟先生的问题,学业自然也是十分精进。

    “韩金镛,你若再不写下你的答案,这一句就算你输了!”作为比赛的主持人,赵德辉的表弟催促道。

    小孩儿韩金镛越是局促,便越紧张,越紧张,心里便越着急,越着急,便越没有答案。

    他抬望眼,向自己的外公看去。外公双手交叉在胸前,看似举重若轻,或者说,是事情的发展早就在他的预料之中。钟芸这姑娘却握紧了拳头,她想给韩金镛提醒,但奈何比赛的规则,决不能作弊。韩金镛看了看自己的母亲,韩王氏关切的望着自己,露出关切而信任的目光。

    韩金镛看到了自己的父亲,这个终日务农的老实的庄稼汉,已经被繁忙的劳作累的有些驼背,黝黑的脸上布满了皱纹。

    虽然已经是秋天,但天气仍旧炎热得很,不知不觉间,韩金镛感到了一丝汗水顺着鬓角流下。

    “遵从于你的内心……做一个心地善良的人……”韩金镛想起了自己的外公和母亲,曾经对自己说过的话。

    “我得承认,我可能不成,答出的问题也难以符合钟先生的答案。赵德辉学长比我年长,年长一些,学问就多学一些,我没有赵德辉学长这样的高屋建瓴的视角……”韩金镛抄起了粉笔头,扭头向钟先生、王义顺和赵俊彦说道,“赵德辉学长把目光定格在金榜题名,我能想到的答案,只能在庄稼地里。”

    “那你也得写出来啊,黑板上没有你的答案,再如何也不能定输赢啊!”赵俊彦向韩金镛催促道,“写下来再说,写下来再说。”

    “是!”小孩儿韩金镛毕恭毕敬的点了点头,他走上前,在黑板上写了“火”“炏”“焱”三个字。

    “好!”钟先生看了这三个字,点了点头,“还差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