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回 妾意绵绵

    第101回 妾意绵绵 (第1/3页)

    惊魂未定的张海萍,刚刚从“浪里鲛”的“魔窟”中脱险,按理说现在应该庆幸的安稳的睡上一大觉。——人处于极度的恐惧时,会消耗掉大量的体力和经历,感到精疲力竭。

    可她没有。

    张海萍非但没有安睡歇息,反而在门外偷听起张汝霖、周斌义和韩金镛的对话。

    耳听得韩金镛拒绝了拜师,张汝霖和周斌义有些气恼,她赶忙推门而入,要给韩金镛解围。

    “韩金镛,你站起来说话,别跪着了,跪的时间长了,膝盖会疼的!”张海萍笑靥如花,对韩金镛说。

    张海萍扶起韩金镛,又把目光对准了张汝霖,她说:“爹,您先别急,您老身份、地位、见识都远高于韩金镛,刚刚在‘浪里鲛’那里,权且没有着急,现在面对自家人,怎么能如此的流于表面呢?韩金镛推辞不愿拜师,自然有他的道理,您得让他说话!”

    “好……好……”张汝霖按捺着性子,对韩金镛说道,“小子,你有什么情况、有什么原因,周斌义先生如此倾向于收你为徒,你却为何不识好歹,且说来听一听。”

    “回东家,回周先生,韩金镛确实是有自己的考虑!”韩金镛说道,“能够拜在周先生的门下,跟周先生习学做人、习学武艺,韩金镛求之不得。可我心有疑虑,主要有三。一是可拜师之事,非同小可。按照旧时的礼节,徒弟拜师后,徒弟的师傅和徒弟的亲生父母,便成了儿女亲家一样的关系。所以这事儿,韩金镛不敢专断,我得去问问我的父母。鉴于父亲已经在东家这里就职,我得回家问问娘,如果娘同意,我才能拜师!”

    “嗯嗯嗯!孩子,你说的对,倒是我莽撞了,拜师原本就该如此!”周斌义听了这话,深感信服,他突然发现韩金镛这孩子的心智,比自己想象的还要深邃,拜师、收徒这事儿,原本就不是师傅和徒弟两个人之间的事情,还涉及到两个家庭,这事儿非得做的非常讲究,于是,他抢在张汝霖之前说到,“孩子你心里有这份孝心,我欣慰的很,那第二点呢?”

    “二是,我韩金镛虽然身上的能耐一般,有愧于师承,可是我有师傅,外公王义顺的结拜大哥‘大刀张老爷’张源,不顾世俗的眼光和辈分的差别,越级收我为记名的徒弟,虽然没传授给我一招半式,却把绝密的‘宫廷谭腿’秘籍倾囊相赠;外公王义顺,久历关外,保镖数十载无一差池,怹老人家代兄传艺给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果要说我韩金镛身上的能耐有什么值得肯定的,全都是怹们两位老兄弟的功劳!”韩金镛说道,“周先生您的能耐远超我师傅和外公,这我是知道的,我外公也向我提及过,也希望我拜在您的门下。但如果我不假考虑的就答应了您,难免伤了怹二位的提携、养育之恩。韩金镛以为,我至少应该回家,向外公知会一声,再在师傅‘大刀张老爷’张源怹的坟前烧上一摞纸钱,焚上一炉香,告慰怹之后,才能正式向您学艺!”

    “不错!孩子你说的对,你应该去见见你的外公,应该去告慰一下‘大刀张老爷’张源,这是你当外孙、当记名的徒弟的孝心。实际上,不仅你应该去,我也应该去,我得去拜会一下他们两位,俗话说英雄相惜、英雄惜英雄,能够和王义顺见见面,天津卫的老哥们儿拜会一下,自然也是好的!”周斌义说道,“孩子,这话你又说在了点子上,你说的对!”

    “那第三呢?你不是说你暂不能拜师,是出于三方面的考虑么?那第三点又是什么?”张汝霖现在的表情,也是转怒为喜,他看了看韩金镛,又看了看张海萍,问道。

    “这第三,也是挺关键的一点,也是我的一点隐忧!”韩金镛说道,“实不相瞒,当年家师‘大刀张老爷’张源收我为记名的徒弟时,我的外公和怹也有这方面的犹豫!”

    “你担心的是辈分?”周斌义捻髯微笑问道。

    “什么辈分?”张汝霖听不懂,赶忙问道。

    “按照年岁,周先生是我的祖辈,给我当师爷都绰绰有余。按理说,应该是周先生调教出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