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回 另立旗杆

    第124回 另立旗杆 (第1/3页)

    说话得讲理,咱得替“浪里鲛”多多少少讲几句公道话。

    其实“浪里鲛”也是个苦命人,他父亲在码头干苦力、母亲替人浆洗,日子虽然清苦,但一家也还算过得去。如果不是因为在“浪里鲛”年幼时,其父、其母染上了疾病双亡,那他绝不至于流落在市井,成为人人嫌弃的小叫花子。

    可别看“浪里鲛”命苦,他还真不是个无能之辈。算起来,生在天津卫、长在天津卫,三岔河口边儿的穷苦人家孩子,多多少少都有些水性。这其中,“浪里鲛”是数得上的孩子,他的水性好,而且体力足。别的孩子能顺着水流,在三岔河口游两个来回,他“浪里鲛”却能逆着水流,在三岔河口游半天。就因为有这手儿绝活儿,附近的孩子们才给他起了“浪里鲛”这个外号,时间一长,似乎没有人知道这孩子的真名,反倒都记住了“浪里鲛”这个外号。

    却说,这“浪里鲛”虽然父母双亡,但好在邻里们照应,东屋大婶给个窝头,西屋阿姨给俩咸鸭蛋,“浪里鲛”虽然没有了亲人,但吃百家饭长大,总算没有饿死。可他年岁一天天长大,总得有个营生。仗着他有个好水性、有副好身板,又仗着这个“浪里鲛”的名号,他开始闯荡天津卫的南市。天津卫的南市,是有名的“三不管”地界儿,“浪里鲛”仗着自己胆儿大,又没有什么可以输的,开始干的是小偷小摸,然后是趁天黑拦路抢劫,虽然频繁作案,但在南市,这样的案子,每天不知要发生多少起,他“浪里鲛”又没犯什么大案,官府全然不放在心上,也没有兴趣管。

    寒暑交替,“浪里鲛”在南市的名号越来越大,也因此有了追随者,成了小股黑恶势力的小头领,更加无法无天、肆无忌惮,过去的小偷小摸不干了,他们开始把触角伸到其他势力的范围之内,和其他的势力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