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回 锦囊奸计

    第126回 锦囊奸计 (第2/3页)

和钟芸的耳朵。但凡听者,无不为此人的叫喊声感到心惊肉跳。

    “腌臜的废材,就你们这些能耐,还想伤我么?”王义顺此刻又一转身,一步、两步跳出众喽啰的圈外,刀交在左手,蔑视的问道,“回去告诉你们的匪首,派些有能耐的人来!我王义顺的刀下不死无名之鬼,否则你们这群乌合之众,早已经身首异处多时!”

    兴许是平时作威作福惯了,这群喽啰的眼睛都长在头顶上,从来不知道惧怕的滋味。但此刻,他们真真切切的感觉到恐惧。这恐惧袭来之际,让他们的双腿发软、身子发颤,让他们感觉了原来这世道中不是谁都能欺负。喽啰们不敢捡拾兵器,他们瘸腿的搀断臂的,头晕的搀目眩的,不敢再多言一句,灰溜溜的从堂院往外走。

    “等等!”王义顺口风冷冷的说道。

    这声音让众喽啰又是一惊。他们唯恐王义顺改了主意,现在要把自己刀刀斩尽刃刃诛绝。

    “把你们这些蹩脚的家伙捡走,我们家的院子里,容不下你们这些没用的家伙!”王义顺指了指满地的兵器,说道,“我家铡草喂牲口的刀,也要比你们的锋利!”

    好在有几个伤势不很严重的喽啰,他们纵然是感觉到周身疼痛,但至少还能动,听了王义顺的话,赶忙上前,捡起了地上散落的废铜烂铁,抱成一团往外就走。

    这一战,王义顺感觉到前所未有的畅快。砍瓜切菜一般的打斗,让王义顺忽然有了一股重拾年轻状态的错觉。他缓步走到正房窗前,捡起了刚刚甩出的刀鞘,把陨刀还匣。嘀咕或许还有二路援兵再来偷袭,老人家一个垫步竟然蹿房越脊攀到了房子的屋顶,居高临下又看了看附近的风吹草动,见确实没有隐忧,这才放下心来。

    他兜住一口丹田气,从屋顶跃下,这才敲开了紧闭的堂屋房门。

    钟芸善解人意的替老英雄把太师椅搬到屋内。钟先生纵然是个教书匠,但看的短打书多了,终究在对阵临敌这方面有个认知。

    “王师傅,刚才家里这场面,甚是凶险啊!”钟先生跛着腿,扶着炕沿坐下,仰头朝着王义顺说道,“尤其是那小厮向我们抛出狼牙棒的时候,我们真以为大祸临头了。没想到您还有飞鞘打物的能耐,替我们拦住了狼牙棒之灾,这是我们祖孙俩的造化啊!”

    “这是哪里话啊,哪里哪里……”王义顺哑然,不住的摇头,“终究是江湖代有才人出,我这老一伐的人物,现在小年轻们不认了,要搁在过去,谁敢到青凝侯来闹事儿啊!人的名树的影,就是吓也把这群小子吓死!”

    “我估计这群人不会善罢甘休,即便他们的伤暂时无法痊愈,他们的主子也会再派二波人马来!”钟先生经过片刻深思,把心中所虑娓娓道来,“王师傅,我和我孙女是信服您的,但只怕此次他们不为取胜,就为探您的虚实,下一波来的人马,肯定比这一波人更多、能耐更大。”

    “能耐更大的,估计是不能了。即便这群人在我面前都如同窝囊废一般,但在地痞混混的圈子里,他们的手段、他们的能耐已经算好的了!”王义顺听了钟先生的话,也是若有所思,他微做分析,点了点头,说道,“比他们功夫再好的,必然是经过名师的、有传授的练家子了,但凡经过名师,便不会入这下九流,这一点咱倒姑且可以放心。就以他们这类人的能耐,莫说是来二十个,就是来上个五六十人,我王义顺大不了是多费些力气、出一身汗。他们想在咱家门口这里占到便宜,是肯定不能的!”

    “太姥爷,我怕……”王义顺身旁,一个七岁的小孩儿,刚刚在屋内听到外面的打斗声,此刻有些胆怯,他怯懦的小声对王义顺说道。

    王义顺看到了这孩子,便想起自己刚刚金盆洗手,从奉天返回天津,初见韩金镛的时候。

    但这孩子毕竟不是韩金镛,他是王义顺外孙女春妮儿的遗子。

    这孩子命苦,还没出生就死了父亲,出生时间不长,母亲又含冤行了拙至。纵然是他少不更事,但素日往常风言风语挺多了,仍然有些自卑,自怨自艾,认为自己是个苦命人。

    王义顺对这曾外孙却有几分怜悯。

    “孩子,莫怕!你舅舅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已经跟着我练功了。”王义顺抚摸着小孩儿的头,说道,“从明天起,太姥爷我也给你用用功,你身上有能耐了,胆子就大了!”

    “王师傅,依您看,这群人是个什么来历呢?”钟先生心有疑虑、不吐不快,他打断了王义顺的舐犊之情,再一次问道,“我们早做准备,早做打算,终究是个万全之策。”

    其实,钟先生这话问的有些多余了。

    人以类聚、物以群分,自从这群喽啰一现身,王义顺就知道,这群人跟“浪里鲛”,或者说,曾经的“浪里鲛”,现在的所谓的“鬼脸儿”脱不开干系。但这些话他没法子跟钟先生说的太明。钟先生毕竟是个读书人,女儿、外孙媳妇又都是女流之辈,说的太多了,他们心里太恐惧了,反倒是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