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回 晴天霹雳

    第133回 晴天霹雳 (第1/3页)

    周斌义没有想到韩金镛练起功来如此的吃苦。自己相赠的专门练功用的厚底靴,韩金镛穿到一个月头上,竟然也被穿坏。

    由此,韩金镛以每十天穿坏一双靸鞋的速度,苦练着基本功。

    三个月,整整三个月,从盛夏时节正式拜师张占魁,到熟练掌握了八卦掌基本的脚步步法。

    张宅里的梅花桩早已经立好,黄土重新垫地,看似暄软,但实际上每一脚踩下去,都能猜到三合土垫底的结实地面。

    韩金镛清晨去找张占魁,过午则归。有时,他依旧会在张宅干一些杂活儿,但更多的时间里,张宅的下人们会把韩金镛手中在忙的杂活儿抢回来,让韩金镛专心练功。——无论是张汝霖,还是张海萍,对此早有交代。除非人手实在排不开了,否则韩金镛不再是张宅的下人。

    “纵然韩金镛依旧在我们张家领饷,可他是客居在咱张家的贵客,得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周斌义依旧记得,一次韩金镛清扫院子,恰巧被张海萍看到,这姑娘脸上没有好颜色,对身边的使唤老妈子如是说。

    此后,韩金镛能干的杂活儿就更少了。

    清闲的生活让韩金镛有了更多的时间练功。眼见得韩金镛吃穿用度颇费,张海萍还从自己每月的零花钱中,拿出一部分,专门交给下人,替韩金镛买鞋穿。

    韩金镛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自忖不是忘恩负义之徒,有朝一日,他终归是要为张汝霖、张海萍父女报恩的。

    且说,让王义顺、周斌义、张占魁、韩金镛几人担忧的事情,似乎并没有发生。虽说他们系紧了发条,日夜警惕“浪里鲛”和赵秃子寻衅滋事报仇,可事实上,除了那一日,一批喽啰到青凝侯村闹事,被王义顺打发走,其实从整体来看,气氛已经消停下来。

    当然,有喽啰来滋事,这事儿无论是王义顺还是钟芸,都没有说给韩金镛听。他们怕韩长恩、韩金镛父子担心,更怕韩金镛因此分心,耽误了学业与前程。

    总好在,之后无论是青凝侯、还是张宅,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田间、在学校,潜在的威胁似乎距离大家越来越远。

    日子一长,大家都把这事儿渐渐淡忘,搁置于脑后。

    忙过了秋收,谷满仓满,天气渐渐凉爽。纵然是白天渐短、夜晚渐长,可熬过了夏日的炙烤,韩金镛习武也不必再忍受高温,变得更加爽快起来。如果说过去,韩金镛仅仅是跑得快,那如今,韩金镛不仅跑得快,而且脚步愈发灵活、灵便起来。

    这一日清晨,阳光明媚,又是个练武的好天气。

    韩金镛早早的就来到了张占魁的宅邸。

    但不同于往常,今日的韩金镛,按照头一天师父的交代,穿了一袭白衣。

    张占魁为什么要让他这么做?韩金镛闹不明白,但师父的交代,自有他的用意、自有他的道理,做徒弟的不便揣测,必要照做。

    他扣响了门楣,等候师父开门。

    张占魁却也早就醒了,他不仅醒了,还也起了一个大早。

    他早就在院内布置好了个木架子。这木架子两丈长宽,栓的还甚是牢靠。架子顶上,用长绳子、短绳子系下了四十多支浸饱了墨汁的大号毛笔,晨风吹过,笔尖的墨汁已经有些风干凝固。但这倒没有大碍。

    见韩金镛登门,张占魁兴冲冲的打开大门,引着韩金镛进院。

    韩金镛看见师父新布置的这个木架,心里却也明白了一二分。

    “师父,您这布置是要作甚?”韩金镛指了这木架子,向张占魁问道。

    “孩子,我看你这是明知故问。这么明显,你应当一眼就能看明白吧!”张占魁说道,“你与我学艺,已经整满百日。今日是对你一次小考。小考的题目很简单,就是进这墨笔阵内一个时辰。时限范围内,你身上沾的墨点,不能超过十个。如果你能达到这个要求,那从明日起,我就可以正式教你拳脚啦!”

    “可是,这究竟要怎么走呢?”韩金镛问道。

    “随便!这有你自己来决定。你乐意躲来躲去,也行,你愿意用百日以来之所学,也成。但我的要求是,你不能在架子里俯身蹲下!”张占魁说到这里,突然端起了盛满清水的水盆,不等韩金镛反应,全部浇在韩金镛的身上。

    “师父……啊……”深秋时节,颇有些小风,风一袭来,吹得已经浑身湿透的韩金镛瑟瑟发抖,他有些不解张占魁的用意,又问道,“师父,您这又是何意啊?”

    “嗬哈哈哈……”张占魁站在韩金镛身旁,把水盆搁在架上,有些幸灾乐祸的点了点头,“孩子,我再给你增加点难度!一来,这毛笔上的墨汁都有些发干了。你这样进去,即便毛笔蹭到你,怕也是沾不上墨汁,但衣服湿湿的,就没不怕了!二来,你这一袭白衫甚是肥大,肯定是便于行动,衣服沾水,包裹在身上,额外的对你是个约束力,能考察你的应变反应!”

    张占魁说罢此话,从怀中掏出一根又粗又长的香,他用火摺子点燃香头,插在距离木架子不远的地上。

    “这一根香,应该恰恰一个时辰烧尽。你从现在就进阵吧,不许偷懒,不许耍滑,你的一举一动,都在我的眼中!”张占魁随手拿起一根立在院墙角的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