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回 绝命之毒

    第138回 绝命之毒 (第1/3页)

    钟芸醒来之时,发现自己身陷囹圄,她不知自己身陷何方,只是发觉自己被关在一间小小的柴房里,这小柴房木门虽然被钉得稀疏,但每一枚铁钉,都钉得结结实实,钟芸狠狠的推了几把,可是对于一个姑娘而言,她的力量何以撼动。她又走向这柴房的小窗,只见这小窗同样是被铁链拴得结结实实。一面北墙,微微泛着因为潮湿才生出的霉斑。这样的柴房被锁的滴水不漏,她压根没有机会逃脱。

    “抓我的人是谁?我现在在哪里?我昏过去多长时间?”钟芸使劲揉着自己微微发昏的头,冥思苦相,可她无论如何也找不出答案,在这样的境况中,更有一个问题令她的头昏脑涨加剧,那就是,“如果我现在身陷险境中,那韩金镛和张占魁师徒,他们爷儿俩怎么样了?”

    钟芸不顾自己身陷险境,想到了如此的问题。

    那么,张占魁和韩金镛师徒现在究竟在哪里?究竟有没有回到青凝侯村?钟芸现在在哪里?抓她的人又是谁?她昏过去多长时间了呢?

    还是从张占魁和韩金镛师徒说起吧!

    且说,就在可以远远望到天津卫城门的时候,张占魁、韩金镛师徒和钟芸正式分手。从分手的那一刻起,师徒俩就踏上了返乡的小路。这条路韩金镛自从三年前开始,已经走了无数次,他每次都是发足跑到家探亲,然后又发足跑回天津卫,这条路已经走得甚是熟稔了。路的哪里是下坡、哪里是上坡,哪里有大树阻拦,哪里有急转弯,都在韩金镛的心里装着,他记得清清楚楚。

    有意无意的,韩金镛就多用了一些力气,跑在了师父张占魁的身前。

    张占魁见自己的爱徒发足前行,丝毫不节省气力,知道自己的徒弟忧虑外公心切,再加上也想看看韩金镛随自己修习百日以来,基本功的修为到底已经进展到何处,于是就也默默的发足奔跑,跟在了韩金镛的身后。

    卫南洼,之所以被称为“卫南洼”,就是因为出了天津卫的南城门,再往南走,越走地势越低,到最后成为一片洼地,这里,土地松软,水分充足,掘地三尺便有地下水往上涌。过去,天津卫传说有“七十二沽”,这“沽”字相传是“水池”“泥淖”“范围极大的池塘”,也就是因此。天津卫历史上是退海之地,想找一块绝对干爽的地方,想找到土地肥沃、适宜耕种的地方,非得到蓟州一带去寻找,在卫南洼这里,除了盐碱度极高的“泥淖”,似乎寻找不到特别适合行走、奔跑的道路。

    只跑了不到五里路,张占魁就感觉自己的双脚发沉了。

    倒不是张占魁疲累,只是张占魁越来越感到,脚下的土地,像是有一股磁性一样,使劲拽着自己的双脚。这种反向作用的力,让他迈不开腿、使不上劲、越跑速度越慢。他抬头,反观自己的徒弟韩金镛,却似乎没有收到什么影响,这孩子越跑越快,越跑越急,连身边拉货的牲口大车也不放在心上,就稍稍避开一点身子,极速从大车的身边跑过。

    “这小子!”张占魁看着韩金镛,想要呵住他,让他等一等自己,可是这念头转瞬即逝。毕竟,一来,韩金镛的思乡心切、担忧外公之情心切,自己叫住韩金镛,耽误了时间,多多少少有些不近人情。二来,自己作为师父,传授韩金镛的功夫、传授韩金镛的步法,虽然说有“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说法,可他毕竟是师父,有个为师的自尊在其中。

    想到这里,张占魁不由自主的低头,向双脚看去,这才发觉,原来之所以越跑双腿越沉重,只是因为自己的双脚上沾满了又湿又粘的胶泥,这些胶泥和松软的土地接触后,胶泥竟然越粘越多、越沾越大,现在如同猪尿泡相仿。

    发现了越跑越慢的原委,张占魁心里想清楚了一些,他主动迈开了双腿,调整了姿势,他降低了步频、加大了步幅,让自己奔跑的每一步,腾空的时间都更长一些,这样,给了自己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