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回 魂归来兮

    第169回 魂归来兮 (第1/3页)

    三岁看小、七岁看老。

    当年韩金镛在孩童之际,如果说是泰山崩于前而不乱的稳定做派,那如今,习武久了,做派多多少少有些变化,现在已经开始有些急脾气的征兆了。当然,这话先说在此,再往后,韩金镛的脾气还会更急,性子还会更烈,这都是后话。

    且说如今,王义顺已经进入了弥留之际,向女婿韩长恩、独女韩王氏和外孙韩金镛交代过身后事之后,已经没有了额外的精力。

    偏偏在这个时候,卧房外起了一阵聒噪。

    韩金镛只道是有仇家前来寻仇,只道是有人暗中窥测着王义顺,只待王义顺咽气后就要开始闹丧,心里好生不快。“僧王刀”还在张宅不曾带出,但王义顺的陨刀就挂在屋里的墙壁上。

    韩金镛只往墙壁上看了一眼,便已经起了杀心。如若真有人来闹丧,那他肯定不会轻饶。

    耳听得砸门声越来越响、越来越急,韩金镛按捺着心底的寒气,拉开了门。屋门口站定了四五个人,他自是不认识。但见得这几人纷纷是苦力的打扮,身上穿着破旧的工服,工服内露出的精干的身材,说明这几人经年累月的吃大苦、受大累,干的是用命换钱、烧血赚钱的苦差事。兴许是码头上“扛大个儿”的苦力,兴许是日常干零活的散工。

    领头的那个人不等韩金镛张口,却自顾自问了起来:“麻烦,这是韩宅么?我找个小伙子,叫韩金镛!”

    “我就是!”韩金镛点点头,不知道这几人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您好,我们是受周斌义大爷之托,前来送货的,他让我们把这个抬过来。但这东西我们不敢抬进门,您得跟我们出去看看,家里究竟能否用上!”这领头的人是个场面人,说话见楞见线、滴水不漏,他往门口一指,引着韩金镛往屋门口走,说,“东西我们搁在胡同口了,借您几步,您出来跟我们看看!”

    韩金镛见这几人虽然身材魁梧、浑身的力气,但目光中透出的不是江湖人的狡黠,而是出力者的恳实,心里的戒备或多或少已经放下些,再听得他们提及了周斌义,知道这几人多半是受周先生所托,前来送货。

    只是,周先生差遣他们几人送来什么东西?为什么这东西他们不敢直接抬进门,韩金镛就说不清了。

    事已至此,韩金镛点点头,跟着这几人往屋外走。

    “这位公子,我冒昧的问一句啊,您家里是不是有病人?”这领头的苦力小心翼翼的问道。

    “不假啊!您是怎么知道的?”韩金镛答言。

    “那就难怪了!”这人点点头,指了指胡同口,说道,“实不相瞒,我们都是在海河边那码头扛麻包打零钱的苦力。那位姓周的老先生看起来是个德高望重的人,想来不会行出腌臜的事情。他刚刚找到我们,让我们五个人,扛一口棺材过来。买棺材要去棺材铺,怹老人家跟我们这么一说,我们只道这老先生是要给仇家添丧气。要不是见他给的赏银颇丰,我们大抵是不会接下这个差事的!”

    “周先生怹人呢?”韩金镛问道。

    “他给我们撂下话,让我们转述给公子您,说是怹另有要事在身,现在先去走一趟,兴许一两个时辰、兴许半天时间,即刻便也来找您!”

    这人说着,脚下却不停,只领着韩金镛来到胡同口。

    韩金镛看的清楚,这几个苦力抬来的,不是别物,是一口上好的棺材。

    “习武之人相互有个义气,想来周先生是知道我外公命在旦夕,怕我们没有准备,提前给我们送来了这个!”韩金镛心里暗道,“也难怪这几个苦力不敢直接把棺材抬到院子中,这事儿搁谁,也都得这么办,否则误会事小,兴许真会因此闹出纠纷、闹出人命来!”

    韩金镛心里如是想,脚步可没听。他几步上前,轻抚这口棺材,木质干涩光滑,这才发现棺材是用杉木打造而成,估计已经存放了些年份。这棺盖上积了一层尘土,有些位置已经被擦干净,露出了光鲜的大漆,想必是这几个苦力抬棺前来时蹭的。

    “得了,几位师傅,您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