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回 莫问出处

    第173回 莫问出处 (第3/3页)

达者为师’;第二句是‘拜师收徒各凭缘分’。当年,尽管我先习学了形意拳,但实际上与此绝艺缘分未到,所以最终还是投在了‘八卦掌’的门下。”张占魁说道,“但尽管我们没成为师兄弟,却因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再往后,我入了八卦掌的门,以八卦掌为主、形意拳为辅,李存义却是以形意拳为主、八卦掌为辅,我俩时常比试,相互考较,这能耐也便由此才更增长了一些。”

    “能有如此的结义兄弟,实在是人生中的一大幸事啊!”韩金镛听闻至此,一股豪气油然而生。

    “我和李存义,虽然义结金兰,他为兄、我为弟,可实际上,我俩的年龄却相差了整整十八年,他长我十八岁,几乎是差了一代人!”张占魁说道,“得遇贤兄如此,也是我的造化啊!”张占魁说道,“韩金镛你知道么?细细算起来,李存义和你外公也是同行,他们都是镖行里的,兴许过往还有个交情呢!”

    “是啊,我白天时听您说起了,说师伯有个镖局子的买卖!”韩金镛答道。

    “‘学好文武艺,售卖帝王家;帝王不要,舍与实家;实家不要,扔在地下’,孩子,这话你一定听过,备不住听得耳朵都磨出茧子来了,但我还是得说!”张占魁说道,“习武之人,先以保家卫国,报效国家。如果报国无门,习武之人也得能过活啊,于是要不就得‘舍与实家’赚吃喝、要不就得‘扔在地下’卖艺。这其中,镖行的生意,虽说刀头舔血,既辛苦又危险,但习武之人仗着这一行,却不仅仅能养家糊口,更能闯出名堂。除了你外公之外,实际上,周斌义老哥哥之所以能闻名江湖,也是因为他年轻时曾是镖行知名的达官!”

    “我过去多多少少听周先生提起过他的镖行生涯,但不知为何,怹老人家对此不愿意多言!”韩金镛答道,“可周先生也没能像师伯这样,既干自家镖行买卖,又在衙门有个实差,这着实的是不多见啊!”

    “嗯,话是这样。你兴许不知道,你师伯、我这大哥李存义,他在衙门里的位置,已至两江总督督标把总,这相当于衙门口兵丁的武术总教练!”张占魁说道,“这个官职按理说是不用帮人破案的,终归是他因为镖行营生,结交的江湖朋友多,才为人所托此要案大案!”

    “可我听您这话里话外之言,‘温凉玉’一案,实在是不好破啊!”韩金镛皱眉,忧心忡忡的说道。

    “确实是不好破,主要是因为案情实在太复杂了!”张占魁抬头,看了一眼天色,发现夜已深,对韩金镛说道,“今晚你别住在我这里了,还是回你自己家吧,一来,和你娘简单交代一下,说要陪我出趟门,至于陪我出去干什么,能少说别多说,以防她担心;二来,你也要先收拾一下行李,该准备什么、该带什么,我一会儿给你列个单子,你按我的单子准备!至于张宅那边,你不用担心,我会替你,找张汝霖员外和周斌义老哥哥请假!”

    “是,师父,我听您的安排!”韩金镛听张占魁话说至此,心中有说不尽的期许和希冀。

    “孩子,你可千万别过分乐观,抱着热火罐!”张占魁说道,“这不会是一趟容易的行程!”

    “我明白!”韩金镛说道。

    “明天一大早,早一点来我这儿!”张占魁说道,“我估计明天一大早,李存义和他徒弟尚云祥肯定早早的就来我这儿。趁着人齐,咱一块儿说说这‘温凉玉’奇案的蹊跷案情!”

    喜欢金镛慕侠传请大家收藏:()金镛慕侠传热门吧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