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回 连环奸计

    第186回 连环奸计 (第1/3页)

    这南阳埠的知府名叫胡志章,不过他已死了,名字倒不是这么重要了。

    当李存义、张占魁、尚云祥和韩金镛师徒四人在府衙门口站住脚,被韩金镛的踟蹰不前羁绊住后,韩金镛提出了自己“密不发丧”的假设。

    这假设是真是假,在门口光推测是没有意义的。

    但当韩金镛随着师父张占魁、师伯李存义和师兄尚云祥,在老许管家的引领下走进府衙后,这推测被坐实了。

    “几位上差专程赶来,草民未能亲自出门迎接,实在是罪过、罪过!许敬杨我这厢给各位赔不是了!”博望门门口守城的兵丁、老许口中的东家露出了庐山真面目,特地赶到府衙门口迎接。他见老许身后跟着的是李存义和张占魁,此二人眉目中有一团英气,想来是一脚踩江湖、一脚踩公门的英雄。江湖上的规矩,礼多人不怪,许敬杨自然要多几分客套。

    “许员外,您就甭客气啦!来的不巧,未曾想抵达之日,却赶上了知府的丧事,却不知,这知府是因何事仙逝啊?”李存义心里暗吃一惊,自从抵达南阳埠,他耳朵里或多或少灌了些“许半城”的威名,还以为他是个半大老头子,没想到,却是个和张占魁差不多的中年人。

    “哟哟哟!上差,草民我可担不起一个‘您’字,您这么和我说话,真真是羞煞我也!”许敬杨又是作揖,一揖到地,说道,“知府的尸骨未寒,宅里宅外还没做发丧的布置,这里不是讲话之所,请您几位屋里请、正厅请!”

    许敬杨伸出一臂,往里让了让李存义和张占魁,又向李存义和韩金镛投来了个温暖的笑容。

    韩金镛见这笑容,心里暗想这许敬杨果真是个有教养的员外;可在尚云祥看来,他却在官场上、江湖中见惯了如此敷衍的笑容,只是点头回应了事。

    府衙门房处立着一块影壁,穿过这影壁,是哪个衙门口都有的天井。天井再往前,是知府官老爷审案的公堂,公堂上摆放这书桌太师椅,上挂一块乌木的牌匾,镌刻着秀锦的字体,写的是“明镜高悬”。

    “上差,公堂上没有家什,大家站着讲话不方便,依我看,还是再往前走几步,咱们过了前面的槛墙,就是这知府生前和家人生活、居住的地方,我让我那苦命的嫂嫂给各位奉茶,顺便再细聊!”许敬杨再次伸手相让。

    既来之、则安之。李存义、张占魁、尚云祥和韩金镛四人,均是这样的想法和念头,果断循着许敬杨的方向继续往前走。

    眼前的景色,却豁然开朗。如果说公堂之上是威仪官威的展示,那在这后宅里,却有着南国的景致与风光。

    许敬杨见师徒四人观景的双眼都有些发直,赶忙解释道:“此处随时河南南阳埠的界内,可是,实际上,这知府胡志章,却是苏州人。在南阳呆的久了,难免有个思乡情切,他就按照自己在苏州的故居,重新设计装修这里,这才有了这宜人的景致。这些景致到今年,正是完工第五年,树木茂盛、花草繁多,正是到了景致美丽的光景,可他却再也看不到这些景致了。”

    口中说着,脚下的步伐却始终没停下,片刻之功,师徒四人已经踱步走入了死去知府胡志章的内宅正厅。

    大家分宾主落座,左垂手的主座,被许敬杨有意放空出来,算是给这刚死的胡志章,一丝最后的尊重。

    “上差,我许敬杨虽然是个生意人,但说话却不会藏着掖着!”许敬杨说道,“刚刚又下人来向我禀报,说您几位要来衙门里看看,我就开始准备。可一边准备,心里一边犯嘀咕,说出来不怕您笑话,也请您各位见谅,您手里有没有带着什么文书、证明、信笺什么的,能证明您几位的身份?我不是脏心烂肺之人,更不是不相信您几位,只是,这世道如今多有沽名钓誉、招摇撞骗之徒,咱们相互多加一分小心,先小人、后君子,总归是不会落下包涵和埋怨的。”

    “是是是,许员外您想的仔细,即便您不说,我们也正打算这么做了!”李存义点点头,回头看了韩金镛一眼,说道,“金镛,你把包袱打开,把咱的证明文书给员外爷看一眼吧!”

    “不敢不敢,我焉敢擅阅这朝廷的证明!”许敬杨连忙摆手,他说道,“这文书,我自然是不敢看的,但国不可一日无君,城不可一日无主,既然这胡志章胡大人现下人已经殁了,总该有个暂时主持一应事务的。胡大人的内子世代簪缨,是雍正年名仕田文镜的后人,尚未出阁时也是诗书礼仪无一不通,堪称女中豪杰。各位上差,不知让她来暂做主持,妥不妥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