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回 世之三杰

    第245回 世之三杰 (第2/3页)

的清军,想必刚入关的时候,在战力、执行力等方面已经出现了大幅的下滑。而马现在为浙江提督,但我观之,用不了多长时间,他就有可能被调任,十有八九要任直隶提督!”韩金镛点点头,深感曹福田的话问在了点子上,又摇摇头,示意曹福田的理解并不全面,他说道,“曹将军您看,这清军过去仗着是三快,刀快、马快、箭快,可如今,这八旗兵,擎刀不能砍敌、上马不能由缰、力衰难以开弓,如此的队伍已经衰败到了骨子里,之所以还能在对内反叛、对外攘夷的过程中一战,完全是因为汉八旗的兵丁们还有膀子力气。问题是,即便光绪帝和老佛爷重用汉八旗,可骨子里,依旧对汉人不能一百个放心,总要设置个钳制的势力,干扰汉八旗的将领施政、施策。在平壤一战,马玉昆之所以落败,皆因队伍主帅贪生怕死,不肯破釜沉舟、背水一战,而在辽河流域之所以吃了败仗,败因更是在清军各部协调不周,导致马玉昆被两面夹击。”

    “嗯嗯嗯,少侠客,你说的对,我也不是有意要和你抬杠,可是带兵为将者,就该体察各方力量,明白敌我实力,知己知彼方才立于不败之地,他虽然作战英勇,但胳膊拗不过大腿,终究是朝廷的官员。如此一来,又如何拿来为我们所用呢?”曹福田又问。

    “将军您有所不知,马玉昆现在已过花甲之年,别人家的老人到了这个岁数,都已经安享天年了,而这马将军,花甲的岁数依旧能征战疆场。”韩金镛说道,“倒退个五六年时间,光绪二十年,马玉昆率毅军六营合计两千余人,会同左宝贵、卫汝贵、丰兴阿等将军驻军朝鲜,应战倭寇东、西、南、北四路大军。别人都是坚守不出,只有马将军,面对瞬息万变的战局变守为攻,发动反冲锋,打响白刃战,倭寇的第九旅团死伤接近五百,狼狈退出战场。之所以后来败退,归齐是因为遵从了其主叶志超的将令,不得已而为之。转年,清军数路联合反攻被日军占领的海城,马玉昆与倭寇决战于大石桥附近的大平山,他奋力抵抗,驰驱于冰雪间,督队力战,虽被围垓心,仍率其亲兵闯出重围,反复冲杀掩护战友,他亲率亲兵反复冲杀,站至只剩二十余人,站至三易战马才作罢。此战,倭寇折损三百余名兵丁,清军死伤岁略高于倭寇,达到了四百二十人,终究是挫伤了倭寇的嚣张势力。日军在战策中书道‘此日之中国兵颇为顽强’‘忠勇力战’‘毫无退却之色’。记载这些的,正是与马玉昆部下人马作战的倭寇。”

    “如此说来,对于一个赳赳武夫而言,这也是颇高的评价喽?”曹福田问道。

    “小弟我不敢说对马玉昆评价有多好、更不敢妄言他名头有多响,但曹将军您一看便知!”韩金镛的右臂穿过了被炮火轰塌的围墙四周四至,说道,“这其中,与你我都没有关系,但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人的能耐具体如何,曹将军您一看便知。试问,还有多少名年过花甲的老兵,能把这重达五六百斤的战马轻易扛到肩膀上?”

    “这……”听了韩金镛这关键的一问,曹福田瞬间就明白了他的本意,曹福田只是半自问、半自答的说道,“军师,若是如此,若是您说的都对,那这马玉昆就彻头彻尾是个得力的战将啊!只是,现如今,实力对比已然如此,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派出我那天资驽钝没有城府的弟弟,却哪有可能说服人家来投?以现如今的既有局势为基,人家马将军心怀家国,又怎么能来投!”

    “嗯嗯,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