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回 重礼相馈

    第264回 重礼相馈 (第1/3页)

    事情朝着皆大欢喜的方向发展。当然,刨除那三个早些领刑的死囚犯。但至少,他们少受了“千刀万剐”的凌迟之苦,以更痛苦更短的方式离开人世。

    马玉昆看着面前的韩金镛、曹福地,脸上带出了笑容。这和聂士成心底对韩金镛和曹福地的厌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对了,聂提督,还得谢谢您……”曹福地知道聂士成即将从直隶提督卸任,特地戳他肺管子似的说道。

    “你不必客气,我饶你们一命,原本也不是看在你们的面子上!”聂士成冷笑热哈哈,脸上挤出一丝微笑,这戏是做给马玉昆看的,也是为了让自己的心中多少平复一些,他说道,“毕竟,我和马大人同朝为官,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既然他不想让你们领刑而死,我何不顺水推舟做个人情。毕竟,往后,我驻扎在天津卫,而他是直隶提督,总辖直隶军务,天津卫地面儿上的事儿,还少不了麻烦他!”

    聂士成一边说,一边朝马玉昆作揖行礼。

    “哪里哪里哪里……”马玉昆连忙谦让客气,说道,“实不相瞒,您聂大人的能耐,天下也是知晓的。我最怕欠人人情,最怕与庸碌之辈为伍。而您不是庸碌之辈,能和您攀上交情,也是咱的福分。这回,多亏了您给我面子,才能保全这几个小子的性命!”

    “姑且不论义和拳是不是匪,姑且不说你们是不是在作乱,但兴风作浪总是有的!”聂士成说道,“既然如此,你们便与朝廷站在了截然不同的对立面上,为何现在又来主动投靠我们呢?你们就不怕,身份败露,被我们追责?就不怕我们剿了你们?”

    “每逢文王讲《礼》《易》,但遇桀纣动刀兵!既然您之前用金蝉脱壳的方法把我们救了,便断然不会现在在秘密的杀了我们,对么?更何况,我们能提供给您的,也确实有价值!”韩金镛满面的正气,说道,“还是让我们商量商量协同的事情吧!”

    “你们能给我们提供什么有价值的帮助?”听了韩金镛的话,聂士成面露不屑的神色,微微一笑,说道,“要知道,朝廷穷尽所能,给了我们时下最先进的枪炮、弹药,给了全军最高的军饷,让我和马大人操练出这一队新军,却与过去传统的骑兵有着天差地别的差异。小伙子,你说我们还需要什么?兵马?粮草?枪械?我们应有尽有!”

    “我能给你们民意!俗话说,最厉害的武器不是最能杀人,而是能在须臾之间,号召起尽可能多的人参加战斗。即便是赤手空拳,也能凭借一片赤诚之心置身不顾。”韩金镛想都没想,直言答道,“自道光二十年以来至今,中外屡经战事,清廷却一胜,一败而再败,使沃野布饿殍、鸡犬不相闻,百废待兴、哀鸿遍野。这其中,我们的火器不如人家,这是原因之一,原因之二,却在于历经盛世后,朝廷由盛转衰,百姓流离失所,朝廷失了民意。没有这个最大的支持,纵然军队拿了最先进的武器,也难于获胜!”

    韩金镛这话,直截了当、直击要害、直抵痛处,一下子说到了点子上,令聂士成无言以对、无法反驳。

    “民意不在朝廷,难道在你们义和拳那边么?”马玉昆听了韩金镛的话,却收起了原本的笑颜,他面色微带冷峻,问道。

    “也不尽然,民意不在朝廷,却并不是不愿意扶清。相反,是怒其不争、哀其不幸!”韩金镛知道,现下他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事关他能否达成他之前许给曹福田、李存义、林黑儿的宏天大愿,于是,深思熟虑,出口成章,继续说道,“说民意在义和拳,却也不尽然。毕竟,义和拳只不过是个松散的组织,其中还有太多的怪诞、荒谬之处。那为何,如今却有如此多的民意在此呢?盖因为朝廷习惯了强势,有自己的打算,打算以自己的力量抗敌。而庶民有力使不出,又想帮上忙,只得寻找愿意接纳他们的组织,允许他们抗争的队伍,义和拳适时出现,实际上给了庶民一个情感宣泄的窗口,而民意,便在此期间凝聚了!”

    “唔……”听了这话,马玉昆面部表情似有缓和,他点点头,只说道,“那照你的话说,现在确实是疏导民意的好时机了,却不知,你有什么样的打算呢?”

    “刚刚您的话说得好,无非是‘协同’二字!”韩金镛说道,“您和聂将军的新军熟习阵法,掌握最先进的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