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回 言出必行

    第266回 言出必行 (第1/3页)

    在诸多的牲畜中,骡子无异是个特殊的品种。

    但凡有过豢养牲畜的经验,便会知道,这骡子分为马骡和驴骡。马骡是公驴和母马所生,极受负重;而驴骡是公马和母驴所生,极善奔跑。

    这一日,从浙江款款行来的三十驾大车,便是由马骡拉着赶来的。日夜兼程,这三十驾大车每日要走超过300里路,山路崎岖,官道漫漫,人歇骡不歇,竟然真的运抵了天津卫。

    是时,刘呈祥已经被马玉昆营中的兵丁,熟称为“刘十九”。他是一路跑着到了吕祖堂,前来给曹福田、张德成和韩金镛送信的。但他最初看见的,却是李存义。

    李存义得知火器已经运达,颇感欣慰,他一面命人去海河边的宅子里请韩金镛;一面命人组织百十名拳民在吕祖堂集结,只待骡车抵达后卸货,兴奋劲头溢于言表。

    韩金镛这几日却没有到吕祖堂了,他只在家陪着母亲韩王氏。

    是日,韩王氏已经得到了消息,说有韩某将在南门外闹市枪决。韩王氏虽说是家庭妇女、妇道人家,可是她何等的聪明,瞬间就把这“韩某”和韩金镛联系在一起。尤其是韩金镛自从出门后,彻夜未归,他竟然一反常态,没差人送来信,这绝不寻常。

    这样的寝食不安,直到韩金镛回到家门口,喊了一声“娘”之后,才算缓解。韩王氏长舒一口气,唯恐敲门的是送来噩耗之人,这才向韩金镛问了之前两日的去向。

    韩金镛虽然是满腹的机灵,但侍母最孝,当然不会凭空编造出些谎话哄骗自己的母亲,便把这来龙经过全都对母亲讲了。

    韩王氏听了韩金镛这番话,悬悬没吓晕过去。直到他得知韩金镛把绝大多数可能发生的都计算在内,这才稍稍安下了心。

    随后,这贤惠爱子的母亲,亲自下厨,打了一大锅天津卫最常见的河海两鲜卤,又擀了一大锅面条,给儿子吃喜面压惊。

    韩金镛也是孝顺,这十天半月有余,除了练武,竟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纵然是有人来请,他琢磨断不会是紧要事宜,就也推辞略过。

    直到今天。

    李存义差使人前来给韩金镛送信。

    这送信之人,原本也是个义和拳的拳民,但他素知韩金镛的轶事,知他年纪轻轻已经位列天津卫义和拳的军师之职,心里便多怀敬畏。到了韩宅门口,竟然不敢推门而进,只是在门口轻声呼唤。

    “小军师……小军师……”

    纵然是这声音细弱蚊蝇,可韩金镛是何许人也,他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焉能听不到这呼唤声。

    “啊……来了!”韩金镛见母亲在床前做针线活,高喊一声答言,把手中的古卷放在书桌上,飞一般的到门口推门。

    “小军师……”这拳民见了韩金镛,按捺不住的兴奋,说道,“来了,您给咱准备的大礼来了……”

    “停……”韩金镛轻轻摇晃手指,回头像内宅看了一眼,见母亲没有跟出来,这才把这拳民拉到一边,问道,“什么到了?”

    “浙江那边的货到了!”这拳民眨巴眨巴眼睛,按照李存义刚刚教给他的说辞,复述道,“李大侠说,跟您说到这个份儿上,您肯定不会如前几日一样推脱,一定会去吕祖堂赴约!”

    “那是自然,我等便等的是它!”韩金镛点点头,对这拳民说道,“不过,你就甭在这儿等我了,我要想出门,估计首先得说服我娘,这一来二去不知要耗费多少功夫,你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