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回 意外之客

    第271回 意外之客 (第1/3页)

    “韩金镛……”听了这番话,聂士成由衷的叹了口气,“你不但善战,更擅辩,若论说,我是说不过你的,但有个大道理,你得听真了!要知道,你忽略了重要的一点,这一点,却是你未加仔细考察便加入义和拳的后憾。”

    “什么大道理?”韩金镛问道。

    “让你之见一无是处的大道理!”聂士成说道。

    “小可愿闻其详!”韩金镛说道。

    “我告诉你,时下真正愿意杀、主张杀、敢于杀洋人的义和拳民,屈指可数,他们把满腔的怒火投向哪里了?投向了教民,也就是你们口中的‘二毛子’,更把这怒火投向了朝廷!你知道他们如何称呼陛下和重臣的么?”聂士成自问自答,说道,“他们把这朝廷,称为‘一龙二虎’,这‘一龙’好理解,即为当朝陛下光绪帝,这‘二虎’却指的是李鸿章李中堂和荣禄大人!如果朝廷不灭洋,他们之志,先要杀掉‘一龙二虎’,颇有当年那汉贼曹操挟天子令诸侯的架势嘛!”

    “大人,第一,义和拳没有曹操那般的气魄,更没有曹操那般的势力与实力。挟天子之时,曹操已经是一方诸侯,而即便到了现在,义和拳在朝廷眼中仍旧是一群流寇,此其一;其二,光绪爷也并非汉献帝,汉献帝幼主孱弱,光绪爷虽然也需要左右逢源,但他至少有过一阵‘光绪中兴’的功劳啊!更何况,暖阁的帘子后面,还坐着个手握实权的老太太慈禧,从哪个方面说,义和拳也与‘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说法风马牛不相及啊!”韩金镛说道,“至于那所谓的‘一龙二虎’之类的说辞,说起来倒也不奇怪。我刚刚说说了,这义和拳良莠不齐,有人说出此等忤逆之言,也并不为过,倘若我知道是谁,再行追责也就是了。但即便真有少数拳民有此念头,这人也是会变的!需知,有的时候,我们要为了战斗而战斗,有的时候,我们要为了生存而战斗,而尊王攘夷的选择,明显才是现下最明智的选择,如今,这个选择在义和拳上上下下,也已经形成了公议,大家都认同这个观点。”

    “既然如此,韩金镛,你认为义和拳加上朝廷的力量,对洋人有几成胜算?”韩金镛只顾和聂士成说得起劲,他压根没想到,在聂士成中军帐的帷幕后面,竟然还藏着个人。

    此刻,这人从帷幕后现身,韩金镛观之,见此人身高不甚伟岸,也就六尺,但生得却有几分仪容尊贵之色。

    韩金镛知道,这满清贵胄,在行伍之中的,身量大多不高,于是问道:“这位大人,您怎么称呼!”

    “满洲正白旗,喜塔腊·裕禄!”这人说道,“我是直隶总督!”

    “哟,竟然是您,刚刚我言语之间多有冒犯,您……”韩金镛想起自己刚刚一番话,对朝廷多有怨气,此刻有些后怕,担心裕禄归咎于自己,他连忙起身。

    “裕禄大人是我的官长,他隐匿于帷幕之后,就是想听听你的肺腑之言。”聂士成怕裕禄怪罪,连忙说道。

    “不打紧!”裕禄也摆了摆手,说,“这些年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原本就也是‘一个巴掌打不响’的理。如果满人真做的无懈可击,这日子、这世道就也太平了,小伙子,你说是不是这个理?所以,你刚刚说的,虽然有违犯王法之嫌,但在我这里,没事儿!但你得回答我刚刚那问题,我想问你,你认为朝廷的力量和义和拳加在一起,有几成的胜算?”

    “那首先,我得知道朝廷的官军战力几何!”韩金镛答道,“近日来小可不才,得遇浙江提督马玉昆将军和直隶提督聂士成将军,二人皆以带兵打仗之勇猛闻名天下。但如今之时局,不是清兵入关时的时局,光靠勇猛纵然能震慑敌人,却又难打胜仗。打胜仗,首先要看装备如何,其次,还要看究竟是谁掌权用兵!”

    “我是封疆大吏,主掌天子脚下直隶地区,对这周边兵力的配备,当然还是要有些了解的!”裕禄说道,“直隶山东一带,以武卫军为主力军团,共分五军,武卫五军总节制是军机大臣荣禄,武卫中军亦由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