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回 警钟将鸣

    第273回 警钟将鸣 (第1/3页)

    陈二陈冬明,字永达,因为在家中排行老二,这才在奉天的顺发镖局里,被一众老镖师、趟子手亲昵的称为“陈二”。

    陈二几乎是王义顺一手带大的,又曾经在王义顺金盆洗手回归故里后,到青凝侯村来寻过他一次。

    纵然是当年韩金镛年纪尚小,对这还是有印象的。所以,韩金镛见了陈二,就犹如见了自己的好友一般。

    这阵子听陈二言道,说“鬼火”即将烧到关内,韩金镛着实有些摸不到头脑,弄不清陈二究竟说的是什么。

    陈二知道自己说的实在是太简略了,他不顾自己被热乎馒头勾起的饥饿感,把手中的干粮往盘中一放,对韩金镛说道:“少爷,实不相瞒,我带着镖行里几个幸存的兄弟,从关外一路逃难到关内,尽管现在天津卫看起来是歌舞升平的景象,但实际上,这关内如关外一个样子,都是暗潮涌动,已经到了行将倾覆的边缘!”

    “这话我不明白,这话怎讲?”韩金镛问道。

    “我们在天津卫城门外落脚后,曾经跟人打听过城里的情况。听说,你也杀死过‘毛子兵’?”陈二问道,“还因此被官员治罪,被人枪毙了?”

    “手刃‘毛子兵’,也是那些‘洋毛子’欺人太甚。也赖我一时着急,手底下没留忖量,就打死了仨俩的。一时间闹得满城风雨,出现了外事纠纷。提督爷不得已,才要把我们枪决,没想到用了个‘金蝉脱壳’的计策,把原本该被枪毙的我们,换成了几个死囚,我们这才得以偷生。也是那提督爷明事理,知道国家正在用人之际,有意拉拢我们,我们这才得以独活!”韩金镛说到这里,突然像发现了什么,不再提自己的话,转而问道,“难不成,你们在关外……”

    “我们在关外也杀了仨俩的‘洋毛子’!”陈二提起这个,满脸的骄傲自豪,他说,“‘洋毛子’觊觎咱关外的土地已经有日子了,一直没得逞。趁着战乱,抢了咱的大片土地,在关外说一不二,那权力甚至比官府衙门还大。咱都是站着撒尿的爷们儿啊,人家欺负到咱家里,咱能因为这事儿怂么?反正顺发镖局已经没有业务可接了,那镖头姑且给了每人一笔安家费,遣散了众人。这其中,有一百多号没家没业的兄弟,就聚在了一起,找了个山头戳旗杆,不当土匪不当贼,专杀欺负中国人的‘洋毛子’!”

    “那你们可以啊!这是义举!”韩金镛听了陈二的话,颇为欣慰,赞成的点了点头,把陈二咬过几口的馒头,又塞回到他的手中,说道,“陈二哥,您边吃边说!”

    “唉,说起来可惜,也怪我们有勇无谋,也怪我们那山头没有你这样智勇双全的人,更要怪树大招风,杀的‘洋毛子’多了,消息风声被走漏,竟有几百号‘洋毛子’端着洋枪把我们那山头给围了,一个劲儿的打大炮开枪,一个劲儿的喊话让我们投降。”陈二说道这里,面露萧瑟,只说道,“可惜了那百十号兄弟,身上的功夫都不孬,只可惜手里拿着的是大刀片,根本没法子跟人家动手。百十口子顺着一条路往前突围,只活下了几十口,死了大半。剩下的,兜里没钱、袋里没粮,每天的嚼裹都是问题。关外是待不下去了,我们真是一路从关外乞讨来到的关内。”

    “剩下的人在哪里?”韩金镛问道。

    “都在天津卫城外,我们自己砍了几棵树,搭起了几个窝棚,这就算落住脚了!”陈二说道。

    “那就好,落住脚就好,你们在关内地理虽熟,但人头想必陌生,正如你说的,关内现在也乱,至少曾经的那些镖行的买卖都停了,你们若想投靠他们,也不是个事儿。干脆,也甭往别的地方去找了,就留在天津吧!”韩金镛说道,“我不敢说跟着我干,能让你们大富大贵。但至少,一日三餐足以让你们果腹。更何况,我身边还真少有几个能知根知底用的上的人,陈二哥您与我虽没有血缘关系,但就像我的至亲。您在我身边,我心里也有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