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回 自食其言

    第294回 自食其言 (第1/3页)

    有的人喜欢“忽悠”,说什么谎话,都好像是真事儿一样,让人听起来笃信。

    有的人待人真诚,他们要不然就不会轻易许诺,但凡许诺了,说出来的,必定是真实可信的。

    韩金镛既然说出了“我自有妙计”,他便是真的想到了应对之法。

    毕竟,韩金镛不是个耍嘴皮子的人,他的“妙计”,源于他确实有底气。

    这底气,源自于曹福田、张德成、林黑儿三人大股的人手;源自于马玉昆的补贴,让他们有了一支虽然落后,但杀伤力足以与洋人掰掰手腕的长枪队;更源自于民心所向。

    洋人辱华日久,广大拳民无不愤慨,大家都卯足了力气、鼓足了腮帮子,想着见到洋人时,给他们点苦头吃。这气势,甚至有股子“上天追你凌霄殿,入海追你水晶宫,佛爷头上金翅鸟,拔你顶门三根翎”的味道。

    聂士成当然希望以逸待劳,可以用自己的精兵,全力攻击敌军的疲敝之师。所以,当他听到韩金镛之诺后,起先是面露惊喜,随后几乎激动到要与韩金镛双手交握的状态。

    “说说吧,你打算怎么干?”聂士成问道。

    “我早有安排!”韩金镛说道,“几日之前,我已经调动了曹福田手下拳民、张德成的‘天下第一团’和林黑儿的‘红灯照’,再加上曹福地的手下,他们四人,再加上一股游弋的刘德胜的势力,有近五万的雄兵可供驱使!按我的要求,他们现在已经纷纷进驻前线。”

    “嗯嗯嗯!”聂士成想必是听到敌情后,有些担忧了,这才忽视了身边的力量,现在经韩金镛一提醒,他想起了这支生力军,不住点头。

    “张德成和刘十九二人,现在分兵,以‘天下第一团’的精兵强将驻守在天津卫南城门外的八里台;曹福田的部队就在城中,提防着敌人从东门进犯,随时可供调遣;曹福地的队伍,您是见过的,已经在老龙头和杨村,和洋人打了一仗,虽然有所损伤,但大胜之下,士气正盛。”韩金镛掰着手指头,给聂士成算着,“还有林黑儿,她手下的女兵也自然是巾帼不让须眉,现在可以说已经支配了天津卫的内航河道。游弋在外的刘德胜,还已经切断了天津卫、大沽口和北京、和东郊民巷的联系!”

    “好!甚好!真是太好了!”聂士成听了韩金镛的讲解,不禁连连叫好,他说道,“既然如此,你打算怎么干呢,韩金镛?”

    “义和拳以落后的轻武器和冷兵器为主,面对洋人联军的火炮,怕要有一定的损伤,但这火炮之术,您治下的武卫前军,丝毫不比洋人差,如果您能以这火炮给我们打一阵掩护,互相有一些消耗,那随后的白刃战、随后的拼刺,我们先上!”韩金镛说道,“以将军您的勇猛多智,以义和拳的勇猛威武无畏,在辅之以一些狡黠小计策,我有信心,在不损耗您兵马的情况下,拖住洋人联军至少三天。到时候,您再统领着三股部队,从天津卫城东、城南、城西三个方向鱼贯而出,以逸待劳,以生猛战疲敝,三个方向夹击,可以一举而击之,一举而破之,把敌人赶至海上,再不敢觊觎我中华!”

    “可是,不会这么简单的!”聂士成听了韩金镛的话,微微摇了摇头,说道,“谁的兵不是爹娘生父母养,你这是要把义和拳当做炮灰,给我的胜利做垫背啊!”

    “嗨,我说聂士成,大敌当前,你怎么还做儿女之态!”曹福地听不下去了,他说道,“哪儿有打仗不死人的,哪有忠臣良将不舍生取义的,一将成名万骨枯,哪有不流血不死人就轻易得来的胜利。要真有能耐,朝廷应该来个不战而屈人之兵,但朝廷现在自顾不暇,倘若真能用我们,换来这场一国独力激战八国的胜利,那是我们的荣耀!”

    “如何动员义和拳,如何让大家奔赴前线,那是我的事情,我只想问您,我这个计策,您觉得怎么样?这个计策,您应还是不应?”韩金镛问。

    “那这样子吧,韩金镛,横竖英吉利大兵刚退,想必他们暂时不会来袭扰,你容我今晚好好想想!”聂士成微微摆手,与众人道别,却只一个人枯坐在中军帐中。

    见聂士成有送客之意,曹福地似还有话要讲。但韩金镛伸出手来抻了抻他的胳膊,拉着他和张占魁、李存义一道,走出了大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