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回 马革裹尸

    第307回 马革裹尸 (第1/3页)

    1900年7月9日。清·光绪二十六年。庚子年。农历六月十三。

    距离义和拳内杠撤离,战场交还聂士成,不过一个昼夜的时间,而这场血腥的战斗,并没有因为撤兵而停滞。

    盛夏时节,降雨不断,而刘十九却在黑牛城,忙的不可开交。他手下的队伍,一部分是自己人,更多的却是“天下第一团”的成员,人数约莫四、五千,却也是同仇敌忾。

    胜绩听说了,败绩自然也会传来,至于张德成、曹福田兵败八里台,韩金镛及诸将远遁的消息,他们更是不可能不知道。流言蛮语已经听得足够多了,可刘十九,却以手中这枚金牌令箭,把所有的拳民聚拢在一起。不过四五日的时间,他们已经在黑牛城以南,筑起了一道高约一丈、长约三里的土坯墙,摔泥烧砖、和泥拌草,这墙虽比不上天津卫城墙的坚固,自也足能御敌一时。

    在天津卫南城门以南八里,八里台的阵地上,聂士成自也是布下了精兵。这一队武卫前军,若论枪械,皆是从倭国采购,极为可靠耐用,纵然是在泥水中浸泡、在严寒中冰冻、在热火中炙烤,仍可顺利击发而不卡壳。行军布阵,更是按照聂士成最擅长的法子,分为前军、中军、后军、左军、右军、生力军的布置。阵势的最后排,还安置了十几门大炮。

    分兵两处,自然难以兼顾天津卫。可纵然如是,聂士成仍然安排了足够的兵丁驻守城门,城墙之上也有枪法最为精准的神枪手,城墙马道原本是要走马的,如今却安置了另外所剩的十几门大炮。

    此外,还有小股新军,每日不定时骚扰在租界坚守待援的洋人。那一股洋人眼见得大军强援将至,却无法会和,士气已然一天比一天低落。

    六月十三,寅时刚过,晨曦尚未散尽,洋人开始进兵了。

    聂士成在天津卫的城楼之上,远远听到了敌人进兵吹响的冲锋号。

    然而,冲锋号过,却既没有炮火突袭,也没有洋人冲锋。

    “噫!”聂士成手持望远镜,在城楼远远观望,“这就怪了,怎么光吹号,不发兵呢?”

    与洋人交战已久,聂士成早就摸出了洋人进攻、撤退的规律。与中国军队进攻擂鼓、撤退鸣金不同,洋人的进攻撤退,皆以军号为令。进是一种曲调,而退是另一种。如今吹响的军号,分明是进攻号,可是,进攻的洋人呢?

    聂士成正在思忖,远处,却响起了密密麻麻的枪声。

    “将军,不好!”宋占标在聂士成身边显出忧虑之色,直说,“怕是洋人不来攻袭我们,却去攻打黑牛城了!”

    “拿地图来!”聂士成听了这话,脸上带出了一丝阴郁,之前韩金镛临走之前说的话,还声犹在耳。

    地图展开,聂士成以手指做规尺,测量起地图上的距离。

    “黑牛城,与八里台距离不足十里,距离南城门不过十五里,距离东城门亦不过十五里,刘十九那小子,年方十九岁,带兵御敌,守得住么?”宋占标试探的问道,“要不然,我们派些人马前去相助?”

    “不忙,令探报前去打探军情!”聂士成说道,“这伙子洋人联军,还是真诡,他们不跟我们正面冲突,却要抄后路了!”

    探子骑快马即刻出行,去得快,回的更快,连去带回不过半个时辰,却已然探听了战报。

    跪在聂士成架前,这探子禀报说道:“禀将军,洋人与黑牛城的义和拳守军,激战不过一刻钟,洋人本意攻城,却被义和拳以奇兵反攻,此战义和拳以骑兵冲击,伤亡在百余人、百余骑,杀伤洋人,却在两百人左右。洋人此刻已经退兵。黑牛城御敌的夯土墙尚未倒塌!”

    “唔!”听了这话,宋占标脸上显现出一丝惊喜,只说,“这小子年纪轻轻,还真是把打仗的好手,本应固守,他却突袭,这一仗打得出乎我们的意料,更出乎洋人的意料!”

    聂士成的脸上,却更阴云满布。

    “好凶险的洋人!”聂士成说道,“宋占标,命伙头军赶紧造饭,让将士们都吃得饱饱的,静候敌军。我估摸,最多再有两个时辰,大股敌军将向我们袭来!”

    “怎么?”宋占标有些不解,但还是下令,命手下开锅造饭。

    “洋人这是先用了个小聪明,试图走捷径,以小股兵力试探黑牛城,一击既中,偷袭成功了更好,不成,他们没伤元气,却也无所谓。你要知道,一旦洋人取了黑牛城,我们就必须要分兵把守东南两道城门。那时,咱的兵力难继,他们一攻必取。”聂士成指着手中的地图,分析道,“而此刻呢?他们见小聪明用不通,自然会竭尽全力,按照该有的规矩、该有的顺序来,重兵来攻打我们。和我们正面交锋,他们也是不怵头的。所以,赶紧要让大伙儿吃饱肚子,努着劲儿杀敌,这才是正格!”

    话说至此,不容迟疑。伙头军连忙造饭,前线加紧巡逻备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