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回 感慨万千

    第313回 感慨万千 (第1/3页)

    心有千千结,胸有层层阙。

    韩慕侠望着面前诸位,胳膊上都有个“義”字的纹身,心中竟有说不出的感慨。

    “少侠客何时返津的?这些年,您又去了哪里?”老人问道。

    “我今日刚刚回到天津卫。”韩慕侠答道。

    “刚刚返津就遇到了我管闲事儿这档子事情,也真是给您添麻烦了!”老人苦笑。

    “哪儿的话,也只有曾经的义和拳,才能干出如此路见不平之事。能帮您老解围,冥冥中也是吉人自有天相的道理。”韩慕侠答道。

    “掐指一算,您走了怕是得有十一年的时间吧?”老人端起酒杯,示意与韩慕侠同饮,然后问道。

    “十一年零十一个月,要是到了下个月,整整十二年!”韩慕侠答道。

    “唉,可惜啊,您走后,天津卫就再也不是天津卫了,朝廷也再也不是朝廷了!”老人说。

    “此等大事,想来也不是我辈能左右的!”韩慕侠心中千般滋味在心头,却只苦笑一声,说道,“强行介入,难免落得个以卵击石的结果,到头来自食苦果。”

    “哪儿的话,您在与不在,在天津卫,都是个传奇!”老人虽在义和拳底层,但多年来,有关当年韩金镛的轶事,多多少少是知道一些的,无论是真的,还是被别人演绎过,添油加醋说出来的,想必都非空穴来风,说道,“当年您若不走,我们在您的带领下,兴许还有一战。”

    “不会的,当时大局已定,聂士成、马玉昆纵然是一代名将、裕禄纵然是一代明臣,屁股却都左右不了脑袋!”韩慕侠只摇头,说道,“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大清不就是已经亡了么!”

    “时至今日我还觉得,光绪帝是个有追求的皇帝,比他祖上的康熙、雍正和乾隆更有追求!求稳容易,求变难得,他至少曾经做出过尝试!”老人说道。

    “莫谈国事,莫论人非。都是过去的事情了!”韩慕侠只摇摇头,微微一笑,“我刚刚回到天津卫,一时尚未来得及打听,正好事赶机缘巧合,也想问问您,我走后,天津卫后来如何了?我那师父、师伯,咱义和拳里的曹福田、曹福地、刘十九,还有黄莲圣母林黑儿大姐,还有那一干人等,他们后来怎么养了啊?”

    “您说的这些为,都是成了名的大腕,我位卑人矮,和他们素常没有走动,但人的名树的影,他们这些年的动向,街面上自然还是流传有一些的!”这老人说道,“您师父张占魁和师伯李存义,他们人都还好。张老师在您走后,甚是气恼,关起门来研究武学,多年来少有消息。李老师为人仗义,倒是有更多故事。天津卫被联军攻破后,支取紫禁城。紫禁城有个有名的用刀的老师傅,叫王正谊,那王老师傅与洋人苦战许久,终究独木难支,被洋人所侵,被德将瓦德西处死看去头颅,悬挂于午门的城墙之外,是李存义和霍俊卿几位先生,赴京趁夜色把他的尸首取下安葬,这习武之人的义气,在当年也是一段美谈!”

    “嗯,以我师伯的脾气,他倒是能够行出如此的事情!”韩慕侠听了老人的介绍,点了点头,继续问道,“义和拳的兄弟和红灯照的姐妹们呢?”

    “这我是大概知道的!”老人说道,“二将军曹福地战死沙场,曹福田见大势已定,决意退兵,因为兵多粮少,只能寄居一隅。我们大伙儿都是曹将军手下的兵,当时,我们都已经到了揭不开锅的境地。曹将军见事态发展已经如此,就把存下的个人积蓄,有多没少分给了大伙儿,自己随后遁世不知所踪。直到一年后,我们才得知,他被官府和乡勇擒于静海县,最终落得个开刀问斩的下场。对他,我是有愧疚的。我们都想跟着他,哪怕挨饿也一起。但曹将军深知兵法,直到这队伍早晚要散,与其最后被逼无奈散兵,落得个不欢而散的下场,倒不如当时趁着情况尚可,好说好散。对怹,我们只有尊重。”

    “那张德成呢?”韩慕侠又问。

    “张德成也是退兵了,他也是顺着南运河和子牙河,往西郊的方向退,军费难以为继,按理说就也应该如曹将军一样,把大伙儿都散了,可怹没有!”老人摇摇头,说道,“他见难以为继,又没有外援,便又打起了当年义和拳抢劫富户以养兵的主意。他在西郊杨柳青和静海驻扎多日,也募来些粮食,但那明抢豪夺的做派,却惹恼了当地的绅董。大家一合计,干脆就给他来了个‘一勺烩’,乱枪把曹福田打死了!死的时候颇为悲壮,据说当地的地痞,绑了张德成,然后轻佻的问道,‘你们义和拳不是说有刀枪不入的功夫么,我倒要验证验证。’然后,那地痞一刀一刀生生刺死了张德成,张德成纵然是豪横,却也难逃个惨死的下场,据说,他暴尸于刑场,多日后才有天津卫的武作验尸,当时尸体已经发臭生蛆。”

    “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