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回 依依惜别

    第347回 依依惜别 (第2/3页)

自有苦衷,不便言表,你与我俩的缘分,到此,便也只能暂且住了!”

    “不对……”韩金镛听闻此言,脑袋一摇,突然心中豁然开朗,于是说道,“我明白了,此事之变,自与那昨夜晚间夜访、今晨传声之人,有莫大关系,是或不是?”

    “是,没错!”车永宏点点头。

    “我料想,那人必定是二位老师的仇人,兴许是师祖李洛能的仇人,这次他来寻仇,想必要有一番恶战,您二位定是怕拖累于我,这才令我离去,是不是?”韩金镛顺着自己的思路往下猜,只说道,“我韩金镛焉能是那贪生怕死之人?您二位,加之李广亨老师,皆于我韩金镛有再造之恩,如今形意门有难,我韩金镛又岂能坐视不管,我愿充当一马前卒……”

    一时间,韩金镛意气风发,不久前那股征战沙场的英气、义气,瞬间袭来。

    “不是,不是,不是……”车永宏听了韩金镛之言,立刻摇头,打断了韩金镛,他只说道,“你要说我们与那人有没有仇、有没有恨,确实是有。但这事儿,怎么说呢,理在人家那边,不在我们这边;或者说,这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事儿。”

    “我家老师早就有言在先,对此人,只能尊敬、仰视,切切不可有丝毫的不敬。我们与此人接触过几次,人家在能为、境界、做人上,没有丝毫瑕疵。”宋世荣也说道,“这里,更多的是祖辈上积累下来的误会,我们作为后辈,自然是应该遵从长辈的意见的!纵然是他依旧怀有旧时的误解,那也是他一时难以释怀,我们做后辈的,又岂能因此便以小犯大、以下犯上?没有这个道理啊……”

    “嗨,我还以为是强敌临门,既然是故人之交,只不过是有些误会,那把误会说开不也就成了么?”韩金镛感慨。

    “几十载的渊源,当事人都已经作古,单凭我们后人,又岂是一句话、两句话,便能化干戈为玉帛的!”车永宏说道,“无非是,我们遵从祖训,不跟人家起冲突,也就是了!”

    “这一次我们师徒之名相授,以朋友之谊相待,想必是又触动了人家的心思,人家这才要前来相阻,这里面,没有错,纵然有错,既不在人家身上,也不在我俩师兄弟身上,更不在你韩金镛身上!”宋世荣说道。

    “那总该是要有归咎啊!”韩金镛听闻至此,愈发糊涂,但他知道,宋世荣、车永宏的主意已然定下,现在,便没有了回旋的余地。他只盼,能把这事儿弄清楚,纵然是要走,也要走个明白。

    “没有归咎,只有可惜……”车永宏说道,“可惜在,遥想当年,祖辈没有把这误会解开,没有把这矛盾破解,让我们后辈人皆背负着如此的渊源前行。可当年,他们也各自有各自的苦衷,终究是不足为外人道也!”

    “好吧!既然如此,韩金镛这就去整理行囊,就此别过……”韩金镛自幼渐多了大场面,知道“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的道理,现在既然话说至此,自己当然不便久留,想到这里,他一揖到地,深深行过一礼后,又觉得自己实在是失礼,干脆直接跪倒在地,“砰砰”的磕了三个响头,“两位老师多日来对韩金镛悉心栽培,韩金镛永远铭记于心。李广亨老师对我照顾有加,今日一别,不知何日再会,还恳请两位老师替我顺至恭安,说韩金镛他日若有缘,定将再度回来拜望,向三位老师行礼!”

    “唉唉唉,错了!韩金镛,你错了!”车永宏微微摆手,他搀起韩金镛,说道,“我们师兄弟三人,虽然摒弃了门户之别,把这能耐传授于你,但终究,还是有个门户的规矩在的!”

    “没错,我们教你能耐的时候,我们是老师,你是学生,不教你能耐了,你便是我们的好朋友!”宋世荣说道,“只有当你用上我们这形意门的功夫时,你才是我们的学生。但你只是学生,而非徒弟,不是我们门中之人。你取得的荣耀,八成归于你本身的八卦门,若能在得胜时说一句,你所学之能,与我们有莫大关系,分给我们二成荣耀,我们便欣慰了!”

    “此话怎讲,韩金镛岂是忘恩负义之人!”韩金镛诚惶诚恐,正襟说道。

    “形意门的荣耀,自然有形意门的门徒来挣得!”车永宏说道,“韩金镛,你本不是本门中人,我们之所以对你加以点拨,完全是看中了你是个可造之材。他日,你若能博采众家之长,自创一派门户,那才是我们由衷欣慰的!”

    “老师之诲,韩金镛铭记于心!”韩金镛再度行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