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回 祸至眼前

    第352回 祸至眼前 (第2/3页)

住?”韩金镛问。

    “谁这么大胆子,敢在闹老虎的山中居住啊?”老人摇摇头。

    “大概三十多年前,有位道爷,从九华山搬家至此,在山中修道,您知道么?”韩金镛又问。

    “知道,这自然是知道的!”老人点点头,“常言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当年,九华山的香火繁盛,可是我们广华山除了药材却并不为人所知,原因就是这山中没有高人。自从那道爷来了之后,情况确实是好了一阵子。可是后来,道观犹在,可是那道爷却不知所踪了!”

    “不知所踪?”韩金镛问。

    “对!怹应该还在山里,许是想讨个清净,自己清修,却再不待客、不接香火钱。”老人说道,“我们后来,便都不知道他的消息了。”

    “那他现在还在道观中么?”韩金镛问。

    老人微微摇头,伸出双手十指,却不作答,只说:“这您问错人了,小老儿我整整十年没有登过广华山了,一来是当时店里实在太忙,没有功夫,二来,小老儿这腿也不顶用,爬不动了。我估摸,这山中闹大虫闹的如此凶险,那道爷兴许早就已经离去了吧!”

    “这……啧……啧……”韩金镛心中咯噔一下,犹如被重重击打了一遭,他只不住摇头。

    “来,我领您看看客房去吧,最好的上房屋,保证您住着舒服,价钱好说,您看着给就行。”老掌柜说,“反正空着也是空着,您好歹给俩钱,甭白住就行!”

    “别介!”韩金镛从怀中掏出一块银子,手中掂量了一下,少说要有二两,他把钱交到掌柜手中,说,“这钱给您,我兴许要在您这里住一阵子。不仅要在您的店里住,还要在您的店里吃!”

    “那好说,那好说!”掌柜接过钱,说,“我先给您记个账。”

    “除了住店,我还要早晚各一壶清茶。一日三餐不必有多讲究,更不用给我准备酒,但烙饼牛肉一定要备足了,我要在您的店里先住几天,养精蓄锐。”

    “养精蓄锐?”老掌柜听闻此言,颇为不解,“那几天以后呢?”

    “休息几天,养足了精神,我要去爬一爬广华山!”韩金镛答道。

    “客官,我瞧您是个读书人,不像猎户,您去怕那山,实在是……实在是……”老掌柜听这话,瞪大了眼睛,说,“您不要命啦?”

    “非也,非也,我不是去打虎,我是要去拜会那道爷!”韩金镛回答。

    “普天之下,道观多得是,得道的高人也有不少!”掌柜说,“我愿意赚您这份钱,可是,您要是想进山以身试险,我可得啰嗦几句……”

    “唉……不用了!”韩金镛伸手想拦,答道,“老人家,您的好意我心领,但我从直隶天津卫,辗转到山西,再如今至此,为的就是这山中的道爷。无论怹在不在山中,我都要进去看一看,否则,我心有不甘啊……您还是,不要再讲了!生死有命,一切自有定数,我又怎能因此就踟蹰不前,把一切置之度外!”

    天空中的乌云更浓了一些。一阵阵冷风吹过。

    韩金镛没想到,接下来的三天,他都只能在客栈中等候。却并非等候别的,只等雪停。

    深秋时节,安徽这深山中本是无雪。可是,这一次,鹅毛大雪却断断续续的下了三天。

    直等到第四天早起,满天的乌云才散去。

    韩金镛起了个大早,穿上了刚刚采买的厚重的棉服,决意去山中一探究竟。

    可那老掌柜,却再次把韩金镛拦住。

    “我说,这位客官,咱俩有缘,我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这老人问道。

    “老掌柜,有话便讲,您不必犹豫!”韩金镛回答。

    “以我之意,你能不能给我留个地址,或是,你自己提前先写好家书,托人带回家去?”掌柜问。

    掌柜说这话,确实是出自好心,但他说的直接,韩金镛听起来却有些怪怪的。

    明摆着,老掌柜这是让韩金镛先留下遗书。

    “嘿嘿,老人家,您能说出这话来,证明您不把我当客人,倒是像当个晚辈亲人!”韩金镛笑言。

    “可不是么!”老掌柜心中很是担忧,他只说,“雪后难以觅食,正是那大虫困厄的时候,你这阵子去,危险性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