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回 盛名之下

    第423回 盛名之下 (第1/3页)

    九月初十,九月十一,九月十二,到了九月十三一大早,终于还是到了要赴京的日子。

    一早起来,韩慕侠早起了整整一个时辰,他穿上了最随身的衣靠,把僧王刀和冰泉枪一遍遍擦拭的干干净净。

    吃过了张秀茹亲手烹饪的早餐,喝过了母亲递上来的壮行酒,在自己女儿韩小侠的额头上亲了又亲,韩慕侠终于朝着自己父亲的排位跪倒,磕了三个响头,跪在母亲膝下磕了三个响头,这才起身。

    走到武术专馆的大门口,车振武只“吱呀”一声,推开了厚重的木门。

    门外,却已经聚集了私立南开中学和直隶师范学校的学子们。

    韩慕侠走到门口,见到这些平日里多有教授的学生们,有些感慨。

    “孩子们,今日我只是赴京,不劳大家相送了!”韩慕侠举起双手,向大家示意。

    “老师,您还是别瞒着我们了,天津卫风风雨雨,已经传遍了!”刘清扬只走上前,站在韩慕侠身边,面容中带着一丝崇拜的表情,说,“您此次是为国出征,我们岂能让您悄无声息的走?”

    “嗨,又不是我自己去,我是要跟着中华武士会的同仁,一起赴京的!”韩慕侠说。

    “那我们便陪着您去中华武士会!”乔咏荷、乔咏菊二姊妹也上前,说道。

    “对,我们一定要送您!”武术专馆一众学生,个个儿皆是上前,对韩慕侠说道。

    盛情难却,韩慕侠只微笑点点头,说:“既然如此,我与同学们同行!”

    大家一路上少有闲言碎语,只跟在韩慕侠身后。韩慕侠虽然气宇轩航,内心深处却也是心事重重。

    到了张占魁家门口,早有尚云祥在门口等候,师兄弟二人只揶揄了两句。尚云祥抬眼一看,却见近百名学生,跟在韩慕侠身后,不由自主的向韩慕侠伸出了大拇指,赞扬他在启迪下一代孩子的志向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这群过去老观念里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手无缚鸡之力的“书呆子”,如今个个儿脸上带着同仇敌忾一般的表情,那神情分明是想要随韩慕侠一起赴京,人人身上倒是多了一份侠义之情。

    “好!好!”尚云祥只由衷赞叹道。

    张占魁、李存义等一干人,听闻门外的人声喧嚣,自也从屋内走出。赶火车要紧,宜早不宜迟,已经没有必要再到屋内盘桓了。

    “我们这就启程吧!”李存义只高声吆喝了一声。

    “好……”

    跟在李存义身后,准备一同赴京的五十余名好汉,异口同声的喊着。

    “恭祝韩老师和诸位英雄前辈旗开得胜,马到成功……”学生们自发站成两行,列立给大家送行。这送行的声音,倒比一起赴京的英雄们发出的声音,更加振聋发聩。

    “慕侠,你教出了一群好学生……”张占魁放眼望去,望眼欲穿,双眼中投射出的目光,就如同三十余年前,自己头一次见到韩慕侠一样,他只幽幽的说道,“你这些年,真是干了一件大好事,我甚是欣慰啊!”

    且说,一行人只来到天津卫南运河畔的老龙头火车站,待得火车来了,人群兀自排队登车,透过车窗与送行之人告别。天津卫这边,这一段书便做结了。

    将近三个时辰后,火车抵达北京站。

    一干前来与康泰尔比武的英雄们下车,立刻就有前来迎候之人上前。

    “敢问是从天津卫中华武士会来京,与康泰尔比武的英雄么?”前来迎候之人中,有个领头的,穿着一身制服,恭恭敬敬却又带着强大的气场问道。

    “是!请问您怎么称呼?”李存义是中华武士会的会长,这阵子当仁不让,已然走在最前面,问。

    “走吧,我带你们去落脚之处!”这人只一扬头、一挑眉,说道,“住的地方已经给大家安排好了,就在华兴旅馆!华兴华兴,讨一个中华振兴的好彩头!”

    这人没有正面回答李存义的问题,只是说道:“诸位,请随我来便是了!”

    火车站门口,早有一排黄包车等候。车夫见这身穿制服之人,带着诸位武师走出站台,立刻全都站起来,规规矩矩的站在车把前。

    大家陆陆续续坐上黄包车,领头这穿制服的人一扬手,车夫们拉着诸位英雄,立即朝着同一方向跑去。

    约莫花了一顿饭的功夫,五十多架黄包车,陆陆续续的停到了华兴旅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