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82章 做起来比想的容易

    第0182章 做起来比想的容易 (第1/3页)

    “经纪公司都是这样严格要求的吧。”唐焕做了一个手势,“站在高蒙电影公司的角度来说,他们要花费一定的资源,才有可能将你的女儿打造成为明星,其中的风险可想而知。万一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摇钱树跑了,他们找谁哭去。”

    听到唐焕谈吐如此风趣,大家都笑了,苏菲•玛索噘着嘴嘀咕了一句,“可给人的感觉很不舒服,就像要签一份卖身契一样。”

    唐焕不置可否地微微一笑,心说就是这样一份卖身契,不也是没有绑住你,最终还是跑了。

    原本时空里的1984年,以另类风格著称的44岁的波兰裔导演Andrzej Żułaski即安德烈•祖瓦斯基,为筹备电影《狂野的爱》向苏菲•玛索发出邀请,而苏菲•玛索也有意接受。

    光从这部电影的名字,就能猜出角色的风格,与苏菲•玛索深入人心的清新、甜美、多情的少女形象大相径庭。

    高蒙公司自然不希望这棵摇钱树,因为过早转型而夭折,于是便用100万法郎违约金和舆论攻击对其施压。

    为此,苏菲•玛索跑遍了全巴黎,想尽了一切方法筹集到了约100万法郎,最终如愿以偿地成功解约。随后开始了与那位导演长达16年的工作加伴侣岁月。两人合作了四部电影:《狂野的爱》, 《我的夜晚比你的白天更美》,《蓝色乐章》和《情_欲写真》,奠定了她的实力派影星的地位。

    可以说,从苏菲•玛索大胆出演《狂野的爱》后,便彻底终结了自己的“玉女形象”,由“法兰西之吻”变为“法兰西玫瑰”,成了“性感女神”。

    在唐焕看来,苏菲•玛索如此选择,未必就是什么所谓的叛逆甚至中二,她当时已经18岁了,对于童星来讲,这个年龄段是个不上不下的尴尬阶段,必须考虑未来的方向了。

    比如朱迪•福斯特和波姬•小丝,就暂停事业,选择进入大学深造,避过转型期的风险。

    电影公司考虑的是能赚多少钱,观众所在意的是自己的感受,而苏菲•玛索则要为自己的前途尽早做打算,无关对错,各自的立场不同而已。

    而苏菲•玛索在思想上的早熟,唐焕现在就能看出来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