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27章 风刀雪剑若隐若现

    第0227章 风刀雪剑若隐若现 (第1/3页)

    由于唐焕的影响,象棋计划的启动时间稍微提前了,但又是唐焕的影响,象棋计划的实际进展略微滞后,于是便和原本时空的时间刻度相差不大了。

    究其原因,在于哲儒为Apple II所发开的种类繁多的功能扩展卡,尤其是上面所附带的只读存储器中的程序代码,给IBM们的技术精英们带来了一定的麻烦。

    “个人电脑”这个称呼,最早用于1972年施乐PARC中心所研制的Xerox Alto电脑,到目前为止,已经相当流行了。

    而个人电脑的兴起,是和美国这里诸如反主流等等的特色文化现象密切相关的,其它国家连IBM System/360之类的大型机都能山寨,就说明了大家都不缺精英和技术。

    鉴于最早那一大批前卫人士群体的经济状况,反对大型机特权的个人电脑,要想在他们当中得到认可,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成本问题。

    在这一点上,Xerox Alto电脑不行,IBM在1975年推出的IBM 5100也不行,其内存为16KB的基本型号售价在9000美元左右,苦哈哈的大众可接受不了,而被公认为第一台个人电脑的Altair 8800,成品价格则在500美元左右,两相比较,高下立判。

    简而言之,此时的IT大公司们习惯于依赖高端产品来维持利润,而玩具一样的个人电脑,只有薄利多销一个经营模式,他们的动力自然而然地不足。

    既然此前IBM的传统设计过程,已经被证明无法用来设计廉价的微型计算机,那么担负特殊使命的象棋计划项目小组,便被破例允许绕过IBM的公司规则,来快速地提供一个市场产品。

    一开始,象棋计划项目小组曾经考虑使用IBM 801处理器,以及在Yorkton Heights即约克城高地的IBM研究实验室为该处理器研发的操作系统。

    801处理器比英特尔CPU的功能至少强一个数量级,配套的操作系统也比CP/M这类的DOS操作系统至少先进数年。

    但在机构庞大的IBM内部协同工作,可没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各种便利,各种申请报告之类的程序走下来,说不定就要等到猴年马月了。

    据说,IBM 的产品在设计被批准后至少也要等上两年才能上市;而更悲观的说法是,一般都要5 年。

    蓝色巨人的老成持重,由此可见一斑了。

    力求做到一个“快”字的象棋计划项目小组,只能忽略IBM内部的解决方法,以避免许多可能推延日程的内部程序过程,从而大大地降低其工作困难。

    还好,IBM在1978年有个采用了Intel 8080,名为“Datamaster”的失败项目,颇具借鉴意义,只是它居然被制定出来了一个高达2 万美元的价格,让所有人一脑门子的黑线。

    于是,他们干脆把全部注意力放到了IBM外部,尤其是那些已经在市场上取得了成功的个人电脑:苹果、唐迪、康懋达、雅达利……各种型号的个人电脑都会被买回来,并被拆开仔细研究一番。

    IBM的精英们很快发现,这些产品所采用的CPU分成两大类:英特尔的Intel 8080和Zilog 的Z80;摩托罗拉的MC6800和MOS Technology的MOS 6502,其中Z80和MOS 6502都是分别从Intel 8080和MC6800研发人员当中分裂出去的工程师各自搞出来的改进版本。

    仅考虑成本的话,各自对应的摩托罗拉系比英特尔系更有优势,但被数次反市场垄断法律诉讼搞得焦头烂额的IBM,已经从骨子里对各种可能陷入的专利纠纷十分警惕。

    于是,Zilog和MOS Technology直接出局,而由于诞生于Intel 8080架构上的操作系统——CP/M的成熟和流行,英特尔最终被选秀成功送入了宫中。

    确定了最核心的微处理器后,象棋计划项目小组开始着手整体系统设计,这时候,Apple II的开放式插槽,与哲儒功能扩展卡的精妙配合,进而提供的强大功能,引起了他们浓厚的兴趣。

    今年,哲儒最新推出的功能扩展卡是Sound Card即声卡,再往前的则是鼠标功能扩展卡,这些技术成果都让IBM的技术精英们赞叹不已,并一致同意将这些功能囊括进象棋计划来。

    既然是研究,那么私底下的逆向工程是避免不了的,象棋计划项目小组从这个过程里发现,哲儒的功能扩展卡会在底层硬件上,覆盖一层极其精巧的,由汇编语言编写的抽象功能层,并存于只读存储器当中。

    据哲儒公开的产品资料所述,这个硬件抽象功能层,称之为Basic Input and Output System即BIOS,可供合作伙伴编程调用。

    I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