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69章 女船王瓜熟蒂落

    第0269章 女船王瓜熟蒂落 (第1/3页)

    “我们有足够的资源,在玩具、动画、传统游戏、电子游戏这些领域全面发展,未来的产业趋势也必然是如此地跨领域。当电影、电子游戏、动画中的任何一个产品在市场上大获成功之后,必然会产生连带的周边经济效应。”唐焕自信地分析着,听得众人点头不已,并完全理解了EA这个土豪买孩之宝的真正动机。

    “现在孩之宝的同行们都把主要精力放在电子游戏上,那孩之宝正好趁着机会,进行大肆扩张传统领域。”唐焕的目光落到斯蒂芬.哈森菲尔德身上,“我之前说过的,支持你收购好的项目,可并非空话。”

    “我一定尽快开展考察。”斯蒂芬.哈森菲尔德再次点头表态。

    “我已经带来了几个方案。”唐焕摆了摆手,助手拿来了一叠文件。

    毫无疑问,唐焕拿出了原本时空里孩之宝的大成之作:《小马宝莉》、《变形金刚》、《义勇群英》。

    《小马宝莉》的原稿,在1982年由美国插画家和设计师Bonnie Zacherle设计,并与Charles Muenchinger和Steve DAguanno合作完成。

    当《小马宝莉》的专利在1983年申请成功时,Bonnie Zacherle已经在孩之宝工作了。

    因此,《小马宝莉》的操作很简单,照方抓药、直接找人即可,而且市场推广应该没有太大的时代限制。

    《变形金刚》的运作相对复杂一些,但它一开始就和孩之宝有着较深的渊源。

    早在1970年,日本的TAKARA公司便从孩之宝那里买下了孩之宝的当家产品《Combat Joe》人形的使用权。

    由于当时日本的孩子不喜欢军人士兵一类的玩具,TAKARA公司就把《Combat Joe》改头换面,变成了《变身生化人》系列。

    到了1974年,TAKARA公司将《变身生化人》改进为《微星小超人》,即一批透明身体、镀银头部、高约一厘米的可动小人形,并为其创造了一系列的故事,以漫画的形式推出。

    当然,这时候的《微星小超人》还与变形以及机器人没有任何关系。

    直到1982年,《微星小超人》系列开始加入机器人的角色,将以前的人形技术以机器人的形态表现出来,推出了《微星机器人》系列,其中一些机器人已经可以简单的变形为飞行器之类的交通工具。

    在唐焕看来,任何产品在市场上的流行,都是离不开大势的。

    孩之宝在1984年以《变形金刚》之名引入《微星机器人》系列的时候,在宣传和推广策略上,让漫威漫画创作了相关的漫画。并由Sunbo Productions制作了卡通影集《变形金刚》。

    而在科幻概念普及方面,1982年上映的电影《.外星人》的大获成功,1983年里根发表的《星球大战计划》演说,未尝不是起到了某种推动的作用。

    换而言之,就算现在能把成熟的《变形金刚》玩具放到消费者面前,除了新奇之外,未必会引发热情高涨的追捧。

    所以说,《变形金刚》的运作相对复杂一些,但现在确实可以做预备工作了。

    至于《义勇群英》,.Joe的改进改本“A Real American Hero” ——大英雄系列。

    这些文件被传阅之后,众人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这可真是大手笔啊,都涉及到了漫画和卡通片不说,还有明确的版权要求。

    对了,EA收购孩之宝,不是为了帮助其开拓电子游戏市场么,怎么方案里还提到了计算机?

    当斯蒂芬.哈森菲尔德代表大家提出疑问后,唐焕淡淡一笑,“放心吧,我的电脑足以提供实用的功能,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现在二代方圆电脑是靠着以数据库为中心的信息管理系统,来拉动市场需求的,而在图形图像处理方面还毫无作为,自然要借着这个机会对该领域进行开拓了。

    既然现在的人们,还不知道如何来挖掘个人电脑的潜力,那唐焕自然要担负起先锋官的责任,这么一环扣一环地发展下去,明处和暗处的科技霸主地位,自然而然地就形成了。

    但眼前这些人显然无法深刻理解这些布局的意义,唐焕也没有必要去详细解释。

    “另外,我有一个不错的办法来降低生产成本,可以去中国大陆的特区开设工厂。”唐焕做了一个自信的手势,“我来做背书,绝对安全。”

    相比于计算机之类的高科技产业,玩具生产对工人的素质要求就没有那么高了,而且可以提供大量的工作机会。

    要知道,随着那边大批知青的返乡,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所以,没有什么能比工作机会更能帮助普通大众了。

    唐焕谦逊温和的外表下,是不容置疑的强势,以斯蒂芬.哈森菲尔德为首的孩之宝管理层,很快变得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