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80章 是时候成立Adobe了

    第0280章 是时候成立Adobe了 (第1/3页)

    虽然与会者数千人,但基本上都仰着头认真地盯着台上。唐焕居高临下,逐步搜索,果然发现了目标。

    唐?埃斯特利奇是个笑口常开的人,但这个时候,他却非常严肃。

    一直以来,ibm都是硬件软件一把抓,为用户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其中的巅峰之作,自然当属大型机系统/360了,不论何种机型,软件接口上都能做到一致性,因此其对软件的重要性最有体会。

    唐?埃斯特利奇隐隐地有一种感觉,现在唐焕就是在套用ibm的模式,在建立了自有的硬件平台后,不断通过开拓软件应用新领域,来带动硬件的销量。

    并且,这个速度非常惊人,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ibm的新产品从立项到上市,要经过各种程序,少者要两三年,如果耗上三五年,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可唐焕从研发出电子表格软件cgrid并迅速崛起,到现在刚过两个整年,不过是区区一个ibm产品周期而已,但却在电子表格、文字处理、数据库,以及现在的所谓桌面出版领域动作不断。

    庞大的ibm之所以能够几十年在业界里一直屹立不倒,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保守的经营策略,自然不能和光着脚狂奔的唐焕去比较,可这种市场反应速度仍然令人堪忧。

    大型机时代产品生命周期维持在十年左右很正常。而微型计算机的更新换代却是你追我赶,从最早的个人电脑——mits的牛郎星问世的1975年,到现在才六个年头。但产业已经开始进入唐焕所宣称的个人电脑第三代的阶段,明显是动作慢了就抢不到饭吃。

    这个一步落后,步步落后的局面,怎么破?唐?埃斯特利奇不禁皱起了浓眉。

    调用ibm的内部资源,当然有可能追上来,但即使自己坐上ibm的总裁,也未必能让各个部门真心实意地通力合作起来。几千美元的个人电脑,根本调动不起他们的积极性。

    如此看来。那就只能从外面找打手了。

    一想到这里,唐?埃斯特利奇就开始头痛。

    为了让操作系统dos顺利问世,ibm可是没少花费力气调_教微软,这些乌合之众。根本没有完整的软件工程、质量控制概念,教得费劲,学得痛苦,到头来还是为他人做嫁衣,实在让人心有不甘啊。

    唐?埃斯特利奇的连连摇头,惹来了旁人的诧异眼神。

    如此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产品,莫非你这么快就看出了什么问题不成?

    唐?埃斯特利奇的眼光当然没有犀利到逆天的地步,他有些犯嘀咕的是,台上说的各种功能。小胳膊小腿的个人电脑,真能带着它们跑起来?

    如果这样的话,不但是ibm的大型机业务受到了挑战。dec的小型机业务也会感觉到压力啊。

    乔布斯和mac项目组的骨干工程师们,毫不客气地占据了台下最好的位置,因为他们一直对哲儒大型办公软件中所引入的诸如菜单、字体、文本框之类的图形用户界面元素保持着高度关注,自然不肯任何了解技术细节的机会。

    已经成为亿万富翁的乔布斯,现在绝对属于年少多金的状态,因此在各个方面都在追求极致的品味。具体表现在购物爱好上就是,小到剃须刀。中到音响,大到跑车,都要在工艺设计上仔细比较一番,并开始热衷于日本的艺术,甚至还参加了相关的国际交流大会。

    当唐焕介绍ype的时候,乔布斯就为之精神一振,随手在笔记本上乱画了一番。

    至于postscript,他还没有意识到其真正的意义,只是随口和身旁的比尔?阿特金森开了一句,“你猜唐吹嘘的这台打印速度如何快、功能如何强大的激光打印机,有多重?”

    “至少也要60磅吧。”比尔?阿特金森神思不属地回答了一句,他同样不对postscript感冒,但却被aker的图形化操作吸引住了,哲儒似乎在这个技术领域又取得了新进展。

    “看起来这么蠢,我估计有70磅重。”在工艺设计方面大有心得的乔布斯,以自己的审美标准,无情地嘲讽了哲儒的激光打印机。

    不得不说,乔布斯虽未完全猜对,但也不远矣,真正的重量是75磅,约为34公斤,在台上单独占了一个桌子,算是当下技术水平局限性的一个明显表现。

    比尔?阿特金森看着约翰?沃诺克操作aker,导入ordeasy文档,通过扫描仪输入图像,利用文本框调整位置、大小、字体等等属性,并“所见即所得”地通过激光打印机输出图文并茂的副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