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97章 个人电脑的春秋时代

    第0297章 个人电脑的春秋时代 (第1/3页)

    喷气推进实验室有一个用FORTRAN语言编程的数据库项目,叫JPLDIS,而韦恩.拉特利夫就是仿照JPLDIS,在1978年开发了DBase,不过这个程序的名字当时是Vulcan——火神。

    韦恩.拉特利夫参与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探测火星的海盗计划,为登陆器的软件支持编写了数据库管理系统。

    他开发Vulcan的目的,是为了管理足球比赛的赌注,并通过邮购销售的方式来赚点外快,不过卖了一年多,行情时好时坏。

    Vulcan是用Intel 8080汇编语言在牛郎星的山寨机型IMSAI 8080上开发的,所以它的运行环境为CP/N。

    于是,Vulcan引起了两位个人电脑软件销售商——George Tate和Hal Lashlee的注意,他们与韦恩.拉特利夫达成了授权协议,成立一个名叫Ashton-Tate——阿什顿-塔特的公司来运营这个软件。

    因为Vulcan这个名字已经被其它公司使用,Hal Lashlee便重新为其取了一个名字——DBase,并将版本直接升级定为2,即DBase II,售价为695美元。

    实际上,这个程序没有进行任何代码更改,但却给人造成了一种成熟稳定的印象,这就是专业市场人员的高明之处了。

    讽刺的是,大家光顾着机关算尽地捞金了,但却没有人注意到,DBase II从问世之初便在创意上来源不正,从而必将埋下一个巨大的隐患。

    当然,唐焕心里肯定明镜一样的,但他可能现在就满世界地嚷嚷么?唐•埃斯特利奇可是在模仿自己的经营套路呢,而DBase II就是冲锋在前的小卒子。

    要知道,诸如《Byte》、《Infoorld》之类的权威专业个人电脑媒体,已经把哲儒的电子表格软件CGrid、文字处理软件ordEasy、数据库软件EBase奉若神明,尊称为拉动个人电脑产业发展的三驾马车。

    最近,桌面出版市场这个新兴领域,也为个人电脑行业指明了出来,只是因为技术门槛太高,其它公司还暂时无力进军罢了。

    如此的评价,业内不管是盟友,还是对手,都认可了,说是心服也不为过。

    首先,在唐焕的指点下,哲儒软件足够强悍,只要愿意,他可以在技术上碾压任何竞争者。

    其次,有了这个强势地位后,哲儒做出了一些越来越得到正面评价的技术授权,比如公开编码方案、接口规范等等。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哲儒在利用自身的优势地位,试图建立行业标准。

    可就算你看出来又能怎么样,绝大部分个人电脑上都有哲儒软件的影子,同行已经利用哲儒扔出来的香饵,支持和CGrid、ordEasy、EBase交互了,你能落在后面么?

    而且,随着市场形势的变化,大家开始发现,个人电脑市场的容量太大了,哲儒软件所支持的硬件平台种类也是有限度的。

    因此,跟在哲儒软件后面,还是能够喝到汤的。

    尤其哲儒软件的价格在一步步提高,事实上为其它产品留出了生存空间。

    这让不少小作坊式的公司感激涕零,不愧是执业界牛耳的领袖,真是好气度啊,没把同行往死里逼。

    实质上,在软件成熟后,提价是顺理成章的事情,VisiCalc都从每份拷贝100美元提升到每份拷贝250美元了,哲儒怎么可能落后。

    另外,随着软件功能日益增多,哲儒软件的开发环境已经全部迁移到了,本身就对硬件平台有门槛要求的C语言,汇编语言仅在对执行效率有特殊要求的极个别情况下使用。

    由于软件复杂度的这种客观限制,哲儒软件自然只能选择支持有价值的硬件平台,而且在功能实现上也大有差别。

    自家的方圆电脑具备全功能,苹果的Apple II次之,其它种类的个人电脑硬件平台递减,这里面的奥妙,不仔细体会是很难发现的。

    所以,哲儒的慷慨大度,有唐焕布局的需要,也有现实条件的限制。

    但不管怎么说,哲儒软件利用自身的统治地位,对软件市场施加的影响,被普遍认为是具有领袖气质的、富有前瞻性的举动、

    归根结底,其它小鱼也随着大流,在个人电脑这个行业里过得很滋润,自然闷头赚钱,没工夫也没有勇气玩什么挑战霸主地位的游戏了。

    比如MicroPro International公司的西摩•鲁宾斯坦,他可是曾经一直惦记着从唐焕手里抢市场份额的,还试图搞一个反唐联盟,扼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