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27章 敢跟我比有钱

    第0327章 敢跟我比有钱 (第1/3页)

    事实上,从在硅谷的资历来讲,今年将近五十岁的威廉?米勒德,绝对属于个人电脑领域的元老级人物,靠着文字处理软件ordStar发财的西摩?鲁宾斯坦,当初就是他手下的一名经理。

    威廉?米勒德出身于推销员,原本为IBM工作,后来担任旧金山地区数据处理业务的负责人,从而有机会和各种大型机、小型机公司打交道,积累下了自立门户所必备的行业经验。

    在自己创办的第一个公司Systems Dynamics破产后, 威廉?米勒德于1973年成立了IMS Associates公司,提供咨询服务。

    结果他赶上了一波好行情,爱德华?罗伯茨的MITS公司推出了市场价格可以接受的微型计算机Altair,揭开了个人电脑发展的真正序幕。

    威廉?米勒德抓住了这个机遇,模仿Altair研发了着名的个人电脑IMSAI 8080。

    为了打造一套忠心无二的班底,威廉?米勒德鼓励部下去参加Erhard Seminars Training——埃哈德研修班的培训,其内容实质就是教会学员“自助”,让内心强大起来,应该算是一种成功学吧。

    当时,不少好莱坞明星、商界名流,都被这个埃哈德研修班洗脑过,因此其名头颇为响亮。

    包括桀骜不驯的西摩?鲁宾斯坦在内的诸多IMSAI员工,自然也都毫无心理负担地投入了进去。

    而这些毕业生基本上都具备一个特质,即不愿意轻易承认某事无法完成或者某个目标不可能达到,换而言之,鼓吹超越自我、创造奇迹。

    于是乎,以威廉?米勒德为中心,一个非同寻常的营运团队形成了,整个IMSAI从上到下只有一个意志。即使威廉?米勒德不在公司坐镇,也不受影响。

    爱德华?罗伯茨的MITS公司以产品为导向,工程师们整天关注的是个人电脑可以提供哪些激动人心的新功能;而威廉?米勒德的IMSAI公司,则是以市场为导向,营销人员在意的是销售报表上的大数字。

    显而易见,这些穿着西装、打着领带的IMSAI推销员更为专业,很快后来居上,山寨机IMSAI的风头盖过了正品Altair。

    不管个人电脑被爱好者如何奉若神明,其硬件生产,和其它产品一样,遵循传统的零件采购、工厂制造等等环节。

    这和唐焕捞第一桶金编写电子表格软件CGrid大不一样,他找一台个人电脑,少睡点觉拼进度,多喝些水垫肚子,便可以不人道地极限压低成本,熬过困难期,而IMSAI的初期运转则离不开真金白银的实际支撑。

    眼见现金流告急,而市场前景如此看好,威廉?米勒德便向马里纳公司借来了一笔钱,但对方附加上了一个条件,即这张债券可以转成IMSAI公司、或者威廉?米勒德的控股公司、以及任何威廉?米勒德可能兴办的公司的百分之二十的股份。

    IMSAI趁势而起,和MITS成了个人电脑发展第一阶段的双雄。

    但IMSAI过于强调行销而忽视了硬件,逐渐败坏了口碑,遭到了用户和销售商的唾弃;MITS虽然重视技术投入,可此时的个人电脑技术门槛太低,很快就被前仆后继的模仿者淹没了。

    最终,IMSAI和MITS都成了昙花一现,前者破产,后者变卖,个人电脑发展进入了苹果、唐迪、康懋达领军的第二阶段。

    相比于MITS的创始人爱德华?罗伯茨拿着出售公司的200万美元所得,去做无忧无虑的农场主,威廉?米勒德早在IMSAI情况不妙之前,便把精力转移到了1976年成立的个人电脑销售连锁店计算机园地,并迎来了个人事业的第二个高峰。

    唐焕买来的RadioShack,网络更大,但它的经营范围并不仅仅局限于个人电脑,风格比较稳健。

    计算机园地继续秉承威廉?米勒德激进的行销策略,通过加盟店,扩张极其迅猛。

    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