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70章 计算机特效和动画

    第0370章 计算机特效和动画 (第1/3页)

    虽然安迪?葛洛夫是有名的倔脾气,但他在唐焕面前只能装孙子服软,因为在这一点上英特尔确实理亏。

    “既然你有如此多的顾虑,那就比照之前的Intel 8086,英特尔继续为Intel 80286设置第二供货商。”安迪?葛洛夫陪笑着承诺,“我依然给你一张牌照,这下总能放心了吧。另外,我们在增加产能方面,一直没有松懈。”

    “如果是这样的话,研发采用Intel 80286的个人电脑,倒是少了一些严重的后顾之忧。”唐焕脸色放缓,点了点头。

    不过,随着CPU架构的日益复杂,即便得到正式授权,第三方厂商的研发进度仍会大大滞后。

    原本时空里,英特尔在推出Pentium微处理器之前的时代,AMD的同类山寨品便往往要落后一年左右的时间才能上市。

    因此,在这个时间差里,被动还是很明显的,但也只能相信英特尔的节操了。

    事实上,在商业道德方面,这个时期的英特尔还是可圈可点的。比如它给自己规定了一条限制,即不进入与客户有竞争关系的领域。

    具体表现就是个人电脑市场,不乏处理器厂商,看到客户拿着自己的微处理器,组装出被市场欢迎的产品大发其财而眼红,于是脚跟脚地进入这个行业分羹。

    MOS Technology在推出极为成功的微处理器MOS 6502后,因为资金上的困难,被康懋达趁机收购。

    结果这家公司从CPU、存储器到个人电脑,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垂直体系,自Commodore PET和苹果的Apple II、唐迪的TRS-80将个人电脑的发展推入到第二阶段后,市场营销就越来越具有攻击性。

    今年康懋达发布了新的八位个人电脑Commodore 64,硬件配置不俗,但售价仅为595美元,而且产品线上,还有比这更廉价的个人电脑,完全是要把其它同类廉价低端电脑赶尽杀绝的架势。

    因此,现在苹果的Apple IIe都不直接从MOS Technology那里采购MOS 6502了,而是选择了第二供货源Synertek公司的兼容CPU。

    另外一个不厚道的CPU厂商就是德州仪器,早在1970年代初计算器市场火爆的时候,它就和使用自己微处理器的用户抢这块市场了,在提高芯片销售价格的同时,大打计算器的价格战,挤压竞争者的生存空间,结果是市场崩盘,所有参与者出局,当时,康懋达就是受害者之一。

    如今在个人电脑领域,德州仪器扮演了同样的角色,它和康懋达在500美元以下的低端市场,拼的你死我活。

    而这两家公司更是不约而同地,把这个价格区间的家用电视游戏机做为集火目标,而此类产品所使用的CPU,大部分都是它们的产品。

    不难猜测,如果英特尔也凭借这种CPU、存储器、个人电脑一体化垂直整合的优势,加入战团的话,市场将会是怎样一个乱象。

    对于康懋达、德州仪器的这种经营策略,唐焕很是不屑,靠着产业整合的优势,在低端市场血拼,除了貌似可观的销售量之外,能有多少实际的利润可言。

    而且受限于现在的半导体产业发展水平,此时的低端产品,和原本时空里几十年后低端产品的那种可以评价为“够用”的程度,距离远着呢,简直就是用垃圾糊弄好奇但却不知情的消费者。

    想想给自家小霸王游戏机带来巨大市场压力的那两家CPU厂商,再看看眼前姿态恭顺的安迪?葛洛夫,唐焕对英特尔倒也没有那么大的怨气了。

    因此,随着会谈气氛的融洽,唐焕做出了明确的表态,“英特尔要尽快排除Intel 80286问世初期那些很难避免的BUG,我们这边也着手开始研发采用Intel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