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50章 IBM-PC/AT马失前蹄

    第0550章 IBM-PC/AT马失前蹄 (第2/3页)

个投机取巧买来的山寨操作系统本来就问题多多呢。

    这下可苦了微软的程序员,接连交付了数个MS-DOS 3.0+版本,但始终于事无补。

    盖茨暴跳如雷之余,也如坐针毡,盖因微软被嘲笑还在其次,IBM已经明显表现出了对MS-DOS的不信任,甚至厌恶。

    虽然微软已经在没日没夜地为MS-DOS添加各种新功能了,比如支持更多规格的软盘。硬盘,以及网络等,但有一个技术鸿沟始终迈不过,那就是方圆个人电脑所使用的操作系统Free DOS,其充分利用MC 68000和Intel 80286的处理器特性,进而具备的多任务能力。

    眼见着IBM-PC/AT在这一点上完全被三代方圆个人电脑克制,蓝色巨人恼火得透露出一个信息,即打算研发一个全新的操作系统。

    盖茨能说什么,技不如人,只好忍气吞声地答应会积极配合,要不然真被IBM一脚踢开,那就连现在的肉都没得吃了。

    因此,IBM-PC/AT无规律宕机的黑锅,不管微软愿意与否,都得背下去。

    好在这个时侯,正义天使出现了。

    最早发现三代方圆个人电脑质量门的IT杂志——《PC Magazine》再次发威,发表专题报道指出,通过追踪上百位IBM-PC/AT用户的使用体验,发现只要拆掉这款产品所配备的20 MB硬盘,宕机现象就消失了。

    IBM自然要对此做出回应,人家方圆电脑之前都有表率了,自己也不能砸牌子不是。

    结果,IBM确认了《PC Magazine》的发现是正确的,造成IBM-PC/AT无规律宕机的根源,就是其所配备的硬盘。至于更详细的情况,IBM则没有进一步披露。

    光有这个消息就足够了,微软的工程师们热泪盈眶,真不容易啊,终于沉冤得雪了,看来IBM在技术上也不是万能的嘛。

    无形之中,微软和IBM的技术团队,也由此加大了隔阂。

    ……

    这场乱子把唐•埃斯特利奇折腾得手忙脚乱,虚火上升,盖因硬盘可不是便宜货,由此带来的损失,实在不容忽视。

    硬盘的物理结构一般由磁头与碟片、电动机、主控芯片等部件组成,而现阶段的5.25英吋个人电脑硬盘的使用方式通常为,厂商把磁头与碟片、电动机封装到一起,主控芯片则以总线扩展板卡的形式进行连接。

    这个做法给个人电脑的组装带来不少麻烦,最明显的弊端就是占用了一个宝贵的主板扩展槽。

    于是,IBM在和方圆电脑同样采用了内存条的设计后,也开始把主控芯片直接集成到硬盘上。

    稍有不同的是,方圆电脑和希捷联合研发主控芯片,而身为硬盘发明者的IBM,则是仅采购希捷的硬盘盘体,然后配备上自家的主控芯片。

    经过调查,正是这些主控芯片掉了链子,但更详细的原因仍然不明,需要一步步地缩短范围地排查。

    但在唐•埃斯特利奇看来,这个工作已经不重要了,个人电脑终归是一种价值有限的产品,很多时候,做事应该以追求最后结果和降低成本为上,以后全套采用希捷硬盘的盘体和主控芯片就是了。

    可接下来如何善后就非常棘手了,要知道,IBM设在博卡拉顿的个人电脑制造基地,产能惊人,如果开足马力的话,日产一万台不在话下。

    由此不难想象,这批有问题的硬盘数量如何庞大了。

    最后,唐•埃斯特利奇硬着头皮,将足有一拖船的硬盘倾倒进海里,算是处理完了这个麻烦。

    当然了,媒体是不会错过如此好戏的,抓了一个正着,然后好一顿大书特书。

    IBM再家大业大,也不能如此浪费,焦头烂额的唐•埃斯特利奇,还要专门向总部汇报这次质量事故的前因后果。

    现在的IBM-PC部门,为蓝色巨人贡献了将近百分之二十的年销售额,因此颇受总部重视,进而派来大量中层管理人员完善管理架构,以纳入进IBM庞大的官僚体系内,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