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51章 传奇的54俱乐部

    第0651章 传奇的54俱乐部 (第3/3页)

明的母亲,深谙规划之道,知道自己的女儿童星之路已经走到头、必须考虑转型了,而最好的缓冲就是去大学读四年,以度过这个上不着村、下不着店的尴尬阶段,就和朱迪·福斯特当初的选择一样。

    只不过,躲到大学校园里的波姬·小丝,学业就未必比得上朱迪·福斯特了。好在,她是一个天生的明星胚子,不管走到哪里都能吸引到足够的关注。而这个所谓的自传,正是一个明星光环下的产物。

    否则的话,一个20岁的小姑娘,即便有着多姿多彩的演艺生涯做素材,也未必够格出自传——首富先生都没出呢。

    被夸得心花怒放的波姬·小丝,有些后悔地说道:“可惜我忘了,请你写个序言好了。”

    唐焕翘起二郎腿,悠悠地说道:“我的润笔费可不便宜啊。”

    波姬·小丝撒娇地不依道:“你这样一位超级大富豪,还向我要钱啊。”

    “当然了,一码归一码嘛,毕竟我也要为自己的本领讨得酬劳。”在香风当中依然保持冷静的唐焕,态度很坚决。

    ……

    纽约市曼哈顿,西54街254号,是一个神奇的所在,大名鼎鼎的54俱乐部便位于此地,其属于美国俱乐部文化、夜生活文化的经典代表,甚至可以形容为原本时空里多年后现代夜店的始祖。

    现在的54俱乐部,是1981年第二次开业的成果;至于第一次开业的时间要追溯到1977年4月,由于创始人SteveRubell——史提夫·卢博和IanSchrager——伊恩·施拉格经营有方,一炮走红。

    尤其是史提夫·卢博非常擅长组织名流聚集,网罗了大批著名艺人、超级名模、摇滚明星、制片人到54俱乐部现身助阵,进而使其迅速成为了一种名流指标,以及午夜音乐跳舞俱乐部文化的强烈代表。

    54俱乐部在第一次开业的两年多时间里,之所以那么成功,不外乎得益于老板们不惜成本地把硬件做到极致,营造出无比豪华的环境,同时也在软件方面采取了最给力的公关策略。

    当然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崇尚自_由的1970年代到了末期后,人们似乎分外地疯狂,而54俱乐部迎合这些口味,什么都敢玩。

    在买卖双方如此相得益彰的情况下,54俱乐部自然是财源滚滚,结果在第一个年头的八个多月经营时间里,净赚700多万美元,被媒体形容为“可能只有黑手_党能比得上了”。

    美国主流社会向来以保守标榜,或许因此,玩得过火的54俱乐部成了出头鸟,被有关部门盯上了。

    虽然没有什么消防、扫黄打非之类的力量对此类经营场所关照,但美国也不会少了制衡之术,比如纽约州酒类管理局便数次突袭了当时无证销售酒类的54俱乐部,同时税务部门也展开了行动。

    最后,两位创始人史提夫·卢博和伊恩·施拉格果然屁股不干净,被查出了逃税250万美元,结果坐了13个月的牢,红极一时的54俱乐部由于无人打理而停业。

    等史提夫·卢博和伊恩·施拉格1981年摆脱官司出狱后,选择继续经营54俱乐部,不过又找了一个靠山,把物业卖给了马克·弗莱施曼,他们则担任顾问。

    吸取了前车之鉴的54俱乐部,果然稳健了许多,第二次开业到现在差不多有四年时间了,平安无事,而来这里的名流更加密集了,波姬·小丝只是其中之一。

    唐焕这次到54俱乐部,并非为了寻欢作乐,而是为了看看诸如打碟机等为电子音乐注入计算机数字技术的音频领域产品,以及头一次登陆美国的数字式卡拉OK,在美国第一夜店的使用效果如何。

    史提夫·卢博、伊恩·施拉格、马克·弗莱施曼等人一起出动,迎接唐焕这位特殊的大牌名流,整个54俱乐部因为他的到来,似乎显得更加纸醉金迷、群魔乱舞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