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52章 你卖给我也能统一

    第0852章 你卖给我也能统一 (第2/3页)

国,接下来的经济重建,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两德统一可不是上嘴唇一碰下嘴唇,说一句“我们统一了”,便真的完成了了“统一”,包括生活、财富、信仰等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融合需要一个过程。

    事实上,原本时空里的十几年后,两德统一的时间都超过了15年,德国这两个地区的发展差距,仍然非常明显。甚至原来的东德地区,失业率高达两位数,以至于出现了“东德情结”,即人们开始怀念东德时代的平均主义。

    为了推动表面统一下的真正融合,德国长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投入。为此,赫尔穆特·科尔想了一个名为“团结互助税”的点子,即在谁也躲不过的所得税的基础上,按照百分之五上下的税率,再开征一笔钱。

    不管表面上如何冠冕堂皇,没有谁愿意让别人的手伸进自己的口袋里。

    于是乎,受到影响的个人和公司,对“团结互助税”可谓心情复杂,万分纠结。

    做为德国的行政首脑,赫尔穆特·科尔自然感觉到了无形压力。这时候,唐焕的冒头,使得这位总理一下子找到了游说的借口——唐这个外人,在收购ZMDI的过程里,都表现出了令人感动的大局观;我们德国自己人,难道表现还比不上唐?

    见此情景的唐首富,哭笑不得,他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竟然有着如此伟大的情操——好吧,这就算是德国姑娘经手人的“应尽义务”了。

    收购ZMDI的动作,搞得如此漂亮,唐焕这位大老板自然没有必要在具体事务上继续花费精力了,于是转而把目光投向了已经做好前期铺垫工作的目标——蔡司·耶拿。

    早在1846年,时年30岁的德国光学家卡尔·蔡司,在耶拿建立了一个精密光学仪器加工厂,并于1847年批量制造出了他的第一种显微镜——只用一片单透镜、适合用于解剖工作的简单型显微镜。到了1866年。该厂卖出了第1000台显微镜。

    取得了这个成功后,卡尔·蔡司选择了新的挑战,即研发复合式显微镜。他和时年26岁、以研究导师身份加入的物理学家恩斯特·阿贝博士,一同研究光学产品的科学基础原理,终于在1872年联合制作出了复合式显微镜,这也是现代所有复合式显微镜的始祖。

    此类产品的质量,自然取决于透镜这个关键部件。理论上,研究成果——阿贝正弦条件能够大大地改善透镜品质。但问题在于,当时没有足够强度的玻璃来测试这个学说。直到1879年,30岁的玻璃化学家奥托·肖特博士加入进来,才取得了巨大突破,于1886年生产出新型玻璃,制作出了apochromatic_lens——消色差物镜,为显微镜的物镜开辟出了一条新的道路。

    在这种划时代的显微镜创造出来后不久后的1888年,卡尔·蔡司去世。其在遗嘱中将股权转移给儿子Roderick——洛迪里克。洛迪里克又将股权出售给恩斯特·阿贝,后者在1889年,成立卡尔·蔡司基金会。再通过这个机构成立了一个新的集团,做为蔡司一系工厂的所有者。

    随着显微镜产品的大获成功,蔡司的产品线自然而然地延伸到了照相机、望远镜等相关领域,进而成为战争不断的时代背景下军方的宠儿,为德军生产各种军用光学产品,比如陆军和海军的望远镜、测距仪以及射击瞄准具,空军使用的轰炸瞄准具等。为了防止生产厂家位置暴露。蔡司在二战时期还使用了blc这个产品代码。

    1935年,蔡司改良英国哈咯得·丹尼斯·泰勒的抗反光涂膜配方,应用到德军的军用瞄准镜、测距仪上后,镜片不会因为反光而暴露位置。这就是举世闻名的T镀膜,其也成为二战时期德军的重要科技机密。

    正是因为这种无法取代的技术和产品先进性,蔡司成为交战双方重点关注的对象。

    虽然美国早和苏联在雅尔塔密约当中谈好了分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