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76章 哲儒工程师是一坨

    第0976章 哲儒工程师是一坨 (第1/3页)

    大章先发前半部分,明天发全文。已经打开本章节的起_点或Q_Q手机客户端,到时候可以在目录界面长按这一章节名,重新下载即可。

    ……

    不得不说,垄断资源控制者的“斗争”意识已经深入骨髓,张嘴就来——什么表面上“互联互通”,私底下制造“延迟”、“丢单”等等事故,就算美国电话电报公司这个一直以来市值都位居前十以内的巨无霸,来太平洋电讯的地盘,都能让它“跪”了,而且联邦通信委员会还抓不住把柄。

    从来就不否认一正一奇、相得益彰的唐焕,对此不置可否,顶多偶尔插几句话,引导着这帮人,就如何应对电信业发展的未来走势,达成共识。

    很快,大家交流出来了一个初步的观点,即别看1996版电信法大刀一挥,成百上千的竞争者,汹涌而来,好不吓人,但细想一下,真正的威胁,还是那些目前已经存在的从业者,比如其它6个原贝尔地方电话公司、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等等一方诸侯——这是由电信行业与生俱来的垄断特性,以及很难超越的先发优势,所决定的,新人很难出头,MCI这几十年以来的苦心经营历史,就是最好的证据。

    具体到太平洋电讯的主营范围——市话领域,在引入“充分竞争”的实际操作上,难度极大,不是长途电话领域可比的。

    之所以如此认为,主要基于两个原因。

    首先是1934版电信法实施以来所形成的历史惯性,即联邦通讯委员会这个独~立机构管理美国电信市场的同时,各州的公益委员会也有权力对本州内的电信市场进行管理,而各州出于种种目的,让本地电话市场独大。自然而然地就此催生出了山头主义、地方利益集团等等存在,

    其次是成本原因,即从经济效益方面考虑,本地电话业务的经营成本相对而言比较大,尤其是住宅电话,投入成本特别高,但又受到利润管制,收入却很低。于是,高成本和低利润的组合,自发地打击了潜在竞争者进入市话领域的强烈欲望。再加上新进入者本身就存在着竞争的弱势,无法与原有的运营商进行公平竞争,从而进一步巩固了本地电话市场的垄断格局。

    说白了,市话市场天生就有很强的排外性,以至于新的竞争者很难加入进来。

    换而言之,1996版电信法所引入的充分竞争机制,想让长途电话、市话、有线电视三大领域相互进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具体难度不一样——新的竞争者,想要进入市话领域,难度最大!

    当这个结论被探讨得越来越肯定后,之前那些咋咋呼呼地出点子使阴招的人,都下意识地收紧口风,正襟危坐地摆出绅士风度来。

    既然市话领域,这个太平洋电讯经营范围的大本营,安全防御不像一开始以为的那么难,那么如何进入期待已久的长途电话领域,自然被接着摆了出来。

    一点都不夸张,在1996版电信法的保驾护航下,新的竞争者进入长途电话市场,实在是太方便了,几乎简单到了只要向联邦通信委员会申请牌照就可以的程度。

    只不过,虽然准入门槛大大降低了,但却不见得接下来的行业生存也会那么顺利。

    要知道,早早引入竞争机制的长途电话领域,同样是地盘瓜分完毕——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占据了超过百分之七十的市场份额;MCI和Sprint这两个陪跑者各有百分之十左右的市场份额。

    不难想象,新的竞争者进入长途电话市场后,必然会遭到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疯狂打压。

    根据MCI和Sprint这些年在美国电话电报公司赫赫凶威下的生存经验来看,低价是唯一可用的有力武器。

    在这种情况下,新的竞争者,生存压力如何沉重,可想而知!

    ……

    就这样,持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