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章 射雕之义

    第九百章 射雕之义 (第1/3页)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的一千个人的眼中也同样有一千个《射雕》!

    裴英擅长写情,所以她看《射雕英雄传》,喜欢的是射雕里面的干净的爱情!欣赏的也是射雕里面的纯粹的爱情!

    华国作协协会的会长,郭诚,也同样为《射雕英雄传》写了一篇长评,更是放在了作协官方网站上面!

    而和裴英以情评论不同,郭诚却是以“义”评论!

    “收到唐风小友的新作《射雕英雄传》,还没来得急品读,便被小孙女抢走,以至于这篇评论到今天方才出炉!”

    “《射雕英雄传》在我看来,通篇的精髓都在于一个‘义’字,在射雕中包含的义是很多元化的,它的义,有民族大义,有兄弟情义,有同道之义。

    所谓民族大义,通篇至底,中华民族追求自我独立,抵抗外族实为主题,在南宋末年的历史背景下,一众武林人士力挽狂澜,均纷纷投入保家卫国的战斗中!就连老顽童这样的不通世事的武痴也会说出:“这里全是鞑子的羊骚味,我不要在这里”这样的话。

    可见这种对大汉民族发自内心的拥护之情,一定程度上已早成为集体无意识的表现之一。而这种集体无意识放置于杨康身上,却是一个悲剧,其实对于杨康这样的角色,我始终都是抱有尊重与理解的态度的。

    如果说射雕之中哪个角色更像正常人,我一直觉得是杨康。有聪明,就是正常人的小聪明,有自私,也是正常人对虚荣不可避免的自私之情,他在所谓的民族大义之中的纠结,就像一个平凡人你突然告诉他黑白颠倒时的茫然,而最终选择了仅听从自己的内心,我想如果杨康是一个一听到养育自己二十年的父亲不是亲自父亲就掉头为敌的话,别说读者,就连穆念慈怕也不会喜欢上他。

    而所谓的兄弟情义,更是抽象。其实只怕兄弟是个什么东东,也没有一个操作化定义,也许只能理解为比朋友好一些的友谊,但事实上,这种情义下人的很多选择都是凌驾于友谊之上的。

    射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