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荀家意图

    第318章 荀家意图 (第2/3页)

而是在谋杀方运!孔家遭遇,比荀家跟甚,但孔家一步一步徐徐改进,虽遵循孔圣的‘尊卑’,但也同样追寻孔圣的‘仁爱’,并且坚持仁爱为先,尊卑为后。可荀家有些后代重‘礼’而轻仁义,却是……”

    颜域空没有再说下去,但众人知道他是想说荀家走错了路,可碍于身份,不便直说。

    孔德论突然低声道:“有人想让半圣先祖升亚圣,自然就有人想让自己先祖压其他亚圣。”

    众人的目光有些古怪。

    方运恍然大悟,孔德论所指的想让先祖升亚圣的,就是董仲舒的后代。当年董仲舒天纵奇才,以著名的“天人感应”和“大一统”思想封圣,获封“儒宗”,被人誉为儒家第一半圣,本来是最有希望获封亚圣的奇才。

    不过董圣太大胆,不仅妄图改孔圣之道,还想一统百家冲击亚圣之位,得罪许多半圣,最后不了了之,大一统最后没能完全实现。

    不过董仲舒虽然激进,但有真才实学,对人族有大功,众世家虽不喜他的思想,但也很尊敬他。

    董仲舒未成亚圣,豁达开明,生前没有丝毫的怨言,但他的后代则想把他推到亚圣之位,或退而求其次,让董圣世家获得亚圣世家的待遇。

    孔德论提起董家人,方运才明白荀家人为何那么重尊卑贵贱,因为这是“礼”的范畴。

    亚圣六家,创出《易》的周文王是当之无愧的亚圣之首,而排第二的就是孟子,孟子不仅成圣比荀子早,还完善了“义”,所以荀子世家始终难以争过文王世家和孟子世家。

    有后人考证,荀子也曾想超越孟子,在“礼”上获得更高的成就,但一直无法突破,反而因虚一而静和孔子圣陨后的赐予成亚圣。

    荀子虽与孟子墨子等众圣有圣道之争,但他自己并不在乎排位,他的弟子后代不同。

    荀子圣陨后,荀家的弟子一直想让荀子排位高于孟子,所以一直在“礼”上下功夫,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所代表的尊卑思想是“礼”最重要的基础,而荀子又在尊卑之后提出比较极端的“贵贱”,荀家人若想在“礼”上有所突破,就必须重尊卑贵贱,不可能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