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9章 立规矩

    第1719章 立规矩 (第2/3页)

会,争楼社的人甚至打趣说,争楼社已经自动解散,近五年内黄鹤楼绝无可能与岳阳楼一较长短,击败方运的使命就交给其他文社了。

    岳阳楼上的大儒或国君没有去论榜发表文章,但他们的随从耐不住寂寞,把之前发生的事告诉友人,很快,论榜上之上有人发布洞庭宴会发生的事情。

    宗午源立刻成为论榜的焦点,除了少数人叹息宗午源一世英名付之东流,大多数人都认为宗午源自不量力,自以为是半圣之孙就敢与虚圣较量,实在愚不可及。

    不过宗午源的身份太敏感,即便输得一败涂地,许多人也没有说难听的话,只是转而指责庆国不仅无耻而且无能,两国国君与大儒联袂而来,却先被方运灭国君之威,又被熄世家之势,接连栽了两个大跟头。

    之前庆江商行迎庆君建立起来的那点微弱优势,已经被方运的两次出手扫空。

    天下读书人几乎已经达成共识,张龙象不出,方运在岳阳楼无敌手,庆国那些人还是省省为好,不然会继续丢脸。

    论榜上延续着方运与张龙象之争,但岳阳楼的宴席风平浪静,各国各地的大儒或大学士们自成一体,在一张桌子,或偶尔会与较远的友人聊几句。

    这些人的话题都很寻常,比如各国的民生,比如两界山的情况,比如北边的形势。

    不过,过半的大儒都没有说话,好似神游天外,或紧闭双眼,或双目之中微光连闪。

    到了大儒这种层次,可以时时刻刻修习,同时也能听到众人说话,这是大儒最常见的状态,几乎用尽一切机会增强己身,并不算失礼。

    与方运坐一起的,都是景国的重要人物,而且都与方运交好,左相及其党羽至今未来。

    姜河川与五位大儒最关心的是象州的事态。

    几人聊了几句场面话后,陈家家主陈铭鼎若有所指道:“象州各地的蟊贼,怕是不小的麻烦。”

    “纤芥之疾,董州牧便可轻易处置。”方运道。

    陈铭鼎看了一眼方运的神色,见他非常镇定,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