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0章 虎皮大学士

    第2640章 虎皮大学士 (第2/3页)

人,张口开讲。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此乃《中庸》总纲。这三句诸贤解读各有不同,但因人而异,只要不走歧路,纵然有万般注疏也不无道理。”

    “以我之见,这三句简单点来说很简单,不过是在说,天所赐予人的,是本性,而遵循本性去做的事,都是自然的道,但实际上,不是每个人都能遵循本性去做事,很可能会误入歧途,所以,用正确的方式去行道,进而让他人学习,这便是教化。”

    “那么,谁能修道之谓教呢?没错,是众圣,是孔老夫子。那么,这句话我们如果倒着去思索,就会变成,我们要接受众圣正确的行道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明白什么是行道。明白什么是行道之后,我们要去照着做,也就能达到遵循本性去行事。我们既然知道并做到了,便能真切体会到什么是本性。”

    “知道什么是本性之后呢?”

    张厚陆自问自答道:“那我们便知道了何为天所命之,也就是知道了什么是天命,知道了什么是天。这便是四境大儒晋升五境锻天命的基本道理。到了大儒五境,便是要抛弃自我,专学天命。只有掌握自身的天命之后,才有封圣的基础。可惜锻天命需要的时间太久,那东西就算锻出来,不能彻底悟透,也无法使用,只能摆在那里用以增幅力量而已。文豪,便是把天命领悟到极致之人,相当于半只脚踏进圣道。”

    “都说大儒是触摸圣道边缘之人,那文豪,便是一根指头实实在在碰到的圣道。当然,只是碰到,无法获取圣道力量。”

    最后,张厚陆一拍虎皮,得意洋洋道:“你们听明白了吗?我之所以迟迟不晋升大儒,就是为了夯实基础。大学士大学士,修的就是《大学》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到了大儒,就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后相连,并不难,都是修《大学》。可是,到了大学士四境,晋升五境要修文宗,就不再修《大学》,要修的便是《中庸》。所以,不悟中庸,我便不成大儒。”

    一些读书人颇感无奈,这张厚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