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24小时的求票单章

    最后24小时的求票单章 (第2/3页)

,他刚要说话在,已经赶到的张睎站起身来。“丞相,他一定是喝多了,我去看看。”

    诸葛亮摆摆手,示意张睎快去快回。张睎出了中军大帐,来到关兴的营垒,一看到关兴气呼呼的模样,就忍不住的埋怨道:“定国,你这算什么?”

    看到张睎,关兴意识到自己可能误会了,不免有些讪讪。

    “你怎么来了?”

    “没时间跟你废话了。”张睎四处看了看,顺手端起身边的水盆,把一盆凉水全浇在关兴的头上。关兴没有防备,被淋成了落汤鸡,一下子跳了起来,大叫道:“竖子,你想怎的?”

    “怎的?救你!”张睎一边说着,一边扯起旁边的大氅,拉起关兴就跑。关兴统领的是羽林郎,就在诸葛亮的中军旁,跨过一道垒就到。虽说春风和煦,可是浑身湿透的关兴被风一吹,还是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寒颤,接连打了几个喷嚏,一直走到诸葛亮面前的时候,他还在“哈欠哈欠”的打个不停。

    “怎么回事?”诸葛亮等人惊讶不已。

    “他在营里无事,正在喝酒,听说丞相有召,生怕糊涂误事,所以泼了自己一盆凉水,让自己清醒清醒。”张睎一本正经的说道:“我让他换件衣服再来,他坚决不肯,所以……还请丞相恕他失礼。”

    诸葛亮笑着摇摇头,摆摆手:“来人,快去给定国拿件干衣服来。定国,坐在火旁,暖和一下身子,大战在即,你可不能生病。”

    关兴就是再浑,这时候也不好顶撞诸葛亮,连忙谢过,坐在了火塘旁。霍弋主动给他让了一个位置,又拿来了擦脸的布巾和干衣服。关兴草草的擦了擦,又换上干净的上衣,抹掉清鼻涕,裹紧了衣服。

    诸葛亮把情况一说,然后把目光转向关兴:“定国,你先说说,魏子玉当初和你们做战术推演的时候,是怎么样的步骤。”

    经过这一阵忙碌,关兴已经清醒过来,他回想了一下当年的情况,一一说来。在座的人中,他是最清楚这一套流程的,自然比只是在理论上知道的诸葛亮等人说得更到位,更何况还有张睎在一旁补充。听完了他的讲述之后,诸葛亮安排好了角色,大家一起开始推演双方的战术。

    战术推演需要改换自己的思维习惯,从更高的层次上观察整个战局,能更好的掌握全局的同时,需要考虑的事情也更繁杂,当然也需要每一个人集中注意力。即使是以诸葛亮的聪明,第一次进行这样的战术推演,他也觉得有些吃力。好在参与的人无一不是蜀汉杰出的人才,一旦集中他们的力量,其威力也不同小可。

    经过一夜的战术推演,诸葛亮大致清楚了曹植有几种可能,更重要的是,他成功的稳定了人心,让大家意识到这个变故虽然影响重大,却还不至于束手无策,总结出来的方案尽管不可能十全十美,但是在讨论的过程中搞清双方的情况,理清了头绪,总算不再那么慌乱了。

    关兴最后总结说:“魏子玉当年告诉我们说,战术推演不能当成真正的战术安排,只能作为一种参谋的手段,尽可能详尽的在客观上把握对方战术的可能,但是,双方排兵布阵,将领的作用不可低估,曹植又是第一次领兵,他的用兵手法究竟是什么样的,谁也说不清,所以丞相也不能太依赖这种推演,还要留有余地,尽可能的在兵力上占据优势。”

    诸葛亮疲惫的笑了笑:“看来那一盆水浇得值,你现在说话非常清醒。”

    众人笑了起来,关兴有些讪讪,感激的看了张睎一眼。张睎无动于衷,仿佛什么也没感觉到。

    诸葛亮让人准备了一些早餐,大家聚在一起吃了,稍作休息,诸葛亮就下令击鼓聚将。

    半个时辰后,众将领命出营,马岱带着四千骑兵冲出了大营。

    ……

    夏侯霸率军攻破了一处军屯,军屯里的两百多士卒根本挡不住三千魏军,战斗很快结束了。魏军士卒毫不留情的打劫了所有的粮食,将营垒里的几头羊也全部宰了,大快朵颐。他们都是没有明天的人,能享受就抓紧时间享受。

    夏侯霸抓着一块煮得半熟的肉,一口一口的啃着,忽然注意到一个俘虏神情不对。他指了指,两个亲卫走了过去,将那个俘虏从人群中揪了出来,推到夏侯霸面前。

    夏侯霸盯着他看了两眼,吃了一惊:“你是……郭伯济?”

    郭淮叹了一口气,站直了身子。他原本佝偻着,胡子拉碴,面容黝黑,话又不多,看起来像个木讷的农夫,可是一站直,立刻露出了与普通屯田卒不同的气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