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太上皇

    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太上皇 (第1/3页)

    感谢奵铛打赏的两份平安符,感谢蓝兔几投的粉红票,感谢小居师打赏的平安符,谢谢亲们的支持和鼓励!

    -----------------

    睿宁四十九年,正月,弘策传位给永璂,自己退位称太上皇帝。

    永璂奉旨称帝,改年号为永平,大清正式开启了永平元年。新的一代帝王登基,也刷新了历史的新一页,永平元年也召示着永璂期许着大清盛世和平的永恒光景。

    永璂于睿宁二十九年从国家游历归来,三十年被弘策立为皇太子,居住于毓庆宫中。如今永璂也当了二十年的皇太子了,自被封为皇太子以来,永璂受到了弘策安排的诸多磨练,而在弘策陪着耿精灵游历在外,永璂也监国多年。

    这个时候的永璂各方面都已经达到了弘策的满意,也正因为如此,弘策才下定决心把皇位传给永璂。

    而且弘策说做就做,与耿精灵谈后,第二天便把皇位传给永璂,让一众没有心理准备的大臣们一直哗然,震惊朝内朝外。

    大清一直受很多国家关注着,所以弘策的举动也引来了不少的打探,甚至别人还以为大清皇室又发生了什么大事,以至于弘策把皇位传给了太子永璂。

    不管外来怎么的议论,弘策当了退位当太上皇,永璂当皇帝是不争的事实。

    而在新年里,永璂也举行了登基大典,原本永璂是想睿宁四十九年才刚开始,今年依旧延用,到明年第二年再改年号。但弘策直接大笔一挥,抹去了睿宁四十九年,直接在这新的一年里,号永平元年。

    对此,耿精灵是相当的无语的。历史上的耿氏便是乾隆四十九年去世的,所以,今年便是她的寿限了。可被弘策这么一搞,睿宁四十九年就成了永璂的永平元年了,哪有这么急赶赶把皇位让出去的皇帝的,再加上又没人拿刀架在他的脖子上。

    不止是耿精灵,便是整个后宫都被弘策那甩牛皮糖似的法子震的失语,久久无言。后宫的妃子们虽然知道自弘策封了皇太子之后。这传位也是迟早的事情,除非是废太子或者皇室震荡,出了什么大事,不然永璂是稳稳的帝位无疑了。

    可现在弘策还活的好好的。却不愿再做皇帝,当个太上皇,除了那拉景娴,其它的后妃们心中很呕血的。

    这皇帝妃子和太妃是不一样的,这个天下是皇帝掌权,所以皇帝的后妃地位也是水船高涨的。现在弘策尊为太上皇,他的后妃就都是太上皇妃,即便弘策没死,她们算不上过气的太妃。但也不差什么。

    太上皇就算是活着,可不问朝政,她们这些依附着太上皇生活的女人,自然都被供了起来。这和皇帝后妃相比,就少了权了,她们心中是有些不甘心的。

    但又没什么办法,胳膊拧不上大腿。她们也没能力去改变这样的事实。

    正月初一,便是永平元年,一场千年罕见的传位大典在紫禁城举行,七十八岁的弘策迈着稳健的步伐登上太和殿皇帝宝座的台阶。宝座前地上放着拜垫,宝座东侧案上呈放着传位诏书和皇帝玉玺,皇太子永璂立在西侧,侍卫近臣分立太和殿内外,大殿前广场文武百官按文东武西原则。分班肃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