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5 议论纷纷

    525 议论纷纷 (第2/3页)

    也许有人会说,你没有看懂这部电影所以才会抱怨,只有看懂的人才能够了解这部电影的魅力。但事实上,这就是一部没有逻辑没有结构没有中心思想可言的剧本。悬念加悬念,疑点加疑点,结果成为了一部大烂片。”

    艾略特-卡特清晰地表达了他的立场,认为“致命身份”根本就是无法自圆其说,才编造出了人格分裂这个说法来进行遮掩。这一次,如同“死亡幻觉”、“改编剧本”一般,赞同艾略特-卡特的评论算不上多但也不少,这让“首映”杂志顿时精神抖擞。

    至于埃文-贝尔艾略特-卡特只用了一句话做总结,“根本找不到他在哪里,被暴雨淹没了身影”,以此来形容埃文-贝尔的表演没有任何亮点可言,根本就在电影之中消失了。

    威廉-伍德和艾略特-卡特的争论,其实代表了专业人士对于“致命身份”的两种观点。一部分专业人士认为,这是一部经典好片,将人格分裂大胆地实体化以这种形式来挑战法律道德的新底线;一部分专业人士则认为,故弄玄虚却自己无法解释清楚,以一个薄弱的人格分裂进行解释,反而让电影看起来像是一群疯子制作出来的产物。

    “致命身份”本就是剧本高于演员的电影,在其中,演员的表演空间很有限,更多是通过演员的角sè塑造,将故事串联起来,故事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有评论认为,超强的阵容让电影的推进看起来流畅而舒适,值得信服;也有评论认为,制作人埃文-贝尔完全糟蹋了如此强劲的阵容,让所有演员淹没在了故事之中,谩绡办法绽放出自己的光芒。

    对此,埃文-贝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演员再出sè,也是为了故事而服务的,因为角sè是依托在故事之中而存在的,除了自传电影。如果为了突出演员的表演光芒,而忽略故事的重要xìng,这反而会让电影看起来就像是一团垃圾。

    媒体之上,关于“致命身份”的评论热闹非凡,支持者和反对者都竭尽全力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争议,在很多时候会让人烦恼,可是反过来思考的话,争议就意味着热点。“致命身份”只是一部投资七百万的独立电影,是十一工作室首次制作的电影。哥伦比亚影业公司在电影宣传上的花费也并不多。但现在,因为埃文-贝尔,因为强大阵容,媒体对电影本身投注了巨大的关注度。

    如果关注所带来的,是一片赞扬声,那自然好,可是观众难免会想估计是埃文-贝尔声势正隆,大家大唱赞歌,效果可没有想象那么出sè。可是像现在这样,媒体在倜络、报刊、杂志上对“致命身份”频频点评,意见各异,反而让观众产生亲自进入电影院观看电影,然后做评断的想法。争议,为电影所带来的,是热点;埃文-贝尔和一众演员,为电影所带来的,是号召观众进入电影院的动力。

    克里斯-范朋克为了撰写“致命身份”的影评,先后三次进入了电影院,他不仅为了看懂这部电影,这为了分析这部电影深处所代表的内涵,这是他的工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