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1 利用价值

    1321 利用价值 (第2/3页)

    吉尔-雅各布今天会与埃文-贝尔见面,一方面的确是对于这位少年得意的年轻人感兴趣,另一方面则是出于商业考量做出了一个重要的邀请。由此来说,吉尔-雅各布愿意见埃文-贝尔这件事本身,就已经是十分难得的了,自然不可能还对埃文-贝尔刮目相看。

    至于邀请埃文-贝尔出任戛纳电影节评委会主席,则完全就是出于商业的考量。想象一下。一位二十三岁的年轻导演出任三大国际电影节之一的戛纳评委会主席,这将引起多么夸张的反响。届时,第六十届戛纳电影节几乎不需要任何气力就在全球取得了宣传战的胜利。虽然吉尔-雅各布需要为自己的选择承担一部分的压力,但更多的压力都会负担在埃文-贝尔的身上。

    进一步想想,选择埃文-贝尔成为评委会主席。吉尔-雅各布根本不用担心评选结果是否会是一场灾难。取得成功的话,那自然是吉尔-雅各布和戛纳电影节一起大获全胜;就算埃文-贝尔出昏招,选出了一部糟糕的作品当选金棕榈,又能糟糕到哪里去呢?因为入围竞赛单元的作品,是由吉尔-雅各布自己把关的,这就是安全锁了。再说了,戛纳电影节历经风霜,就算其中一届有失水准,也不会有影响,就好像去年的备受诟病也丝毫不影响今年的热闹一般。

    再退回来做一番思考,就算最终埃文-贝尔拒绝了邀请,又或者是吉尔-雅各布认为埃文-贝尔还是不适合担任评委会主席这个位置,也没有太大的影响。因为只要吉尔-雅各布曾经考虑过埃文-贝尔的这个消息传出去,一个“可能性”就足以让媒体热闹一番了,这对于戛纳电影节的宣传是利大于弊的,这既可以彰显戛纳电影节对于年轻导演的提拔,还可以看出戛纳电影节对于革新的大胆尝试。万一媒体的反对声浪太过激烈,吉尔-雅各布取消邀请就可以了,并没有太大的损失。

    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吉尔-雅各布对于埃文-贝尔的邀请,是试探也好,是真心也好,在商业宣传的方面上,戛纳电影节都是立于不败之地的。仔细想想,吉尔-雅各布自然没有必要对埃文-贝尔特殊对待。再加上昨天埃文-贝尔的大放厥词,吉尔-雅各布的态度确实是有迹可循的。更何况,这位掌管戛纳电影节超过二十年的老人,他的性格本来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