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3 状况不断

    1763 状况不断 (第1/3页)

    1763 状况不断

    五十岁的格莱美面临危机,五十八岁的柏林电影节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整个电影节期间状况不断,让人也不由担心这个欧洲三大电影节之一的盛会未来的发展前景。阿甘

    和格莱美的情况略微有所不同,柏林电影节最大的危机是不够商业化,不够吸引力,而更为可怕的是,在“学术讨论会”的名头之下,柏林电影节参赛影片的迅速下滑,已经敲响了警钟。

    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吸引力和商业化不够,吸引不了参赛作品;参赛作品质量下滑,导致奖项成色不足;获奖作品不够给力导致电影节的权威性下降;一旦以专业打响名头的权威性开始下滑了,那么吸引力和商业化又将会进一步跌入谷底。

    这就是柏林电影节目前遇到的最大问题。

    本届柏林电影节的评委会〖主〗席科斯塔-加华斯早在196年就凭借政治题材惊悚片“焦点新闻”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导演奖,而在1990年的柏林电影节他还他凭借“八音盒”捧走了金熊奖,但是这位今年已经七十五岁高龄的导演,今年电影产量下降,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佳作推出了,媒体普遍认为他思想保守,与世界影坛先进电影观念脱节。

    两位评委的临时弃权,是对柏林电影节的不尊重,也是对其他评委的不尊重,同时还是对科斯塔-加华斯的不尊重。这让柏林电影节开幕之后就质疑不断。

    随后,竞赛片“心火”上映,居然导致观众席嘘声一片,这实在是十分罕见的一种情况。“心火”是受柏林电影节基金扶植的影片,完全切合柏林电影节的主题,但毫无现实依托完全将人们的〖道〗德感凌驾于其本身。电影上映时,观众的嘘声就是最好的一种反应,而随后媒体更是毫不留情,将这部电影批得体无完肤。

    不仅是“心火”柏林电影节竞赛片的整体质量都受到了质疑,虽然有“血色将至”这样出色的作品,但平均质量还是让人嗤之以鼻。总体而言,今年柏林电影节选片成色已经比过去两年有了很大提高,但仍然与戛纳、威尼斯有一段距离。

    以戛纳电影节为例,虽然其一直以商业开道每年的热闹程度都堪称是年度一景,金棕榈的权威性一直都在受到挑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