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 掌声如雷

    1960 掌声如雷 (第2/3页)

横着回归故土的士兵,指的是那些满脸悲伤负责鸣枪的礼仪队。指的是出现在葬礼上一脸悲伤的家人,指的是“你和我”——生活里的每一个人。“二十一声鸣枪”,元首级别的最高敬意,宛若上帝般的存在,代表着尊贵和崇高,但却换不来一条鲜活的生活,却无法让一个残破的家庭重新变得完整,却无法让那些被鲜血浸透的灵魂得到救赎。

    “放弃这场战斗,把武器都抛向天空”。这不仅仅是对战争的厌恶和反对。更是对人『性』的质疑和挣扎,当道德提倡对人权重视、对生命尊重时。却在所谓的国家利益面前沦丧为一文不值,究竟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邪恶,是非黑白都因为一个“国家”作为前缀而变得不重要起来,当道德都已经沦丧了,那么人还是人吗?

    而最后一句“我和你同在”,却是将所有的思绪都凝结了起来。说的是你我一起反对战胜,说的是你我一起携手共度难关,说的是你我一起为那些饱受战火伤害的人祈祷,说的是你我一起走向未来,说的是你我一起感受生命的美好。

    这一句句歌词搭配雷鸣般的鼓点声,在心头如同重锤不断敲响,那因为战争而千疮百孔的心脏血肉纷飞,却深深地将二十一响鸣枪铭刻在了心底。

    此刻脸颊上滑落的泪水,是对战争的厌恶,是对生命的珍惜,是对过去的悔恨,更是对歌曲的震撼。那一波又一波的震撼在耳膜上击打出袅袅余韵,让人耳鸣眼花。

    严格说来,“二十一鸣枪”这首歌的旋律不如“天光(iridescent)”恢弘大气、歌词不如“生命万岁”精致深刻,从各个方面来说,“二十一鸣枪”都没有能够达到埃文-贝尔之前这两首经典的高度,但是这首歌在精神意义上来说,却比之前两首经典更加真实更加深刻。

    “天光”和“生命万岁”之所以经典,有很多方面原因,歌曲本身的质量自不用说,同时埃文-贝尔还将旋律与歌词的结合引申到了无限深远的博学意义上,这让歌曲达到了高人一筹的位置,确实是难以匹敌。这一点,“二十一鸣枪”没有能够与之比肩,但也正是因为没有能够相提并论,正是因为这首歌直白浅显,直接将焦点放在了身边最真切的事情上,让每一个人都可以设身处地的感受到那种情绪,所以才使得这首歌更加平易近人,也更加融入进入心底。

    “二十一鸣枪”的旋律与歌词达到了完美结合之余,还将情绪的推动和思想的感悟都以循序渐进地方式融入到歌曲之中,单纯从完成度来说,这首歌绝对是经典佳作。当然,更为重要的是,歌曲传递的精神内涵弥补了旋律和歌词各个方面的细微不足,让整首曲子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点。

    “二十一鸣枪”虽然未能经典,没有达到“天光”和“生命万岁”的高度,但其实距离经典也没有多远了,“五”这张专辑之中,“二十一鸣枪”和“爱你说谎的方式”、“飞机(airplanes)”、“斗士(the. fighter)”等一批歌曲都是一个水平线上的,可见整张专辑的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